淺談「私」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二五年二月十八日】原先我有個觀點,或者叫誤區,就是在我現有能力範圍內所觸及到的事,或目前我認為我心性所在位置上的事,我才確定去做。這聽上去好像沒甚麼錯,深挖實際上也是一種私我之下的認識,因為出發點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而且還給做事情的標準劃上了條條槓槓框框。

先說符合自己心意的(其實都是執著,執著自己的心意)、覺的同修配合的或能聽自己的、或覺的修的還不錯的同修就願意去做,反之就不情願做或拖延著做。其實有些事情在同修那處理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對你來講也可能就是幾分鐘的事或不長的時間,但因你不是為他,而是設定了標準,有些就被劃入了範圍之外,沒有為了大局而第一時間解決。

再有就是超出我能力範圍或心性標準之外的一概不想管,但甚麼是能力範圍?甚麼是心性標準?修煉人對自己的要求不是越高越好嗎?想「少做」、「等等做」,潛在的意識裏有「甚麼事都別找我」、「甚麼事都和我沒關係」才好呢,所以也是一種變相的、推脫的說法,是自私行為。

這種被動式的做、量化分割式的做和不願意去做,不情願多做的背後都有「私心」的影子。

去年我有一階段覺的修煉很困難,和同修交流他們也有同感,感覺有些跟不上了。是甚麼原因造成的,我在找。後來想到一點,原因就是思維還停留在原來的修煉方式上。換句話說,就是標準還是以前的標準,固步自封了,沒有按更高的標準來對待,所以提高不上來。

回想修煉之路,一九九九年「七﹒二零」之前,是師父帶著我們修(當然現在也是),那時候就是學法、煉功、洪法,師父把我們推到位才進入正法修煉。迫害發生後,我們轉到全面救人上來了,是在法中成熟後投入作為正法弟子該做的反迫害、救人。實際情況是大部份同修都跟上來了,可還是有掉隊的。

到了向法正人間過渡時,所剩的人心背後的因素、觀念,一切不正的都浮到表面上來了,就得徹底的去它的根源──「私」了,因為新宇宙是不要「為私為我」的生命的。這個階段按我的理解是,所剩的私心必須去掉。

想一想其實每一個階段師父都在給我們提示、引導和鼓勵,給予過我們歸正的時間和機會,「棒喝」過我們,只是我們沒有用心去傾聽、用心去領悟、用心去改正。

哪一階段沒做好都有損失,都會給圓滿完成使命帶來困難。那一直都不修、假修、不怎麼用心修的同修,怎麼辦呢?人家走,你得跑著攆,還不一定能攆的上。差距不是一天造成的。人家蓋成了高樓,你地基還沒打好,可那欠下的業債不需要還嗎?修煉中要面對的人心不需要一一修去嗎?使命和誓約不需要兌現嗎?

寫下這些略感沉重,這些事我是建議同修拿出點時間來好好考慮一下,責任和使命不僅僅是幾個字表面的意思,生命也不是這一世的概念,大法弟子不是誰想當就當的,是最神聖的,神聖怎麼體現?她背後的內涵有多深厚?不應該好好想想嗎?

「私」字當頭的狀態應該解決了。師父講:「關鍵時刻看人心」(《關鍵時刻看人心》)。現在真的是關鍵時刻,這關鍵時刻不僅僅會展現人心向上的那一面,也會暴露出人心不足的那一面。那麼同修,你的眼睛盯著甚麼呢?向內還是向外?出發點和目地是自我私心?還是為了法為了世人?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