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羅馬尼亞人閱讀《轉法輪》受益良多(二)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二五年二月十九日】在《轉法輪》首次出版發行三十週年之際,羅馬尼亞的法輪功學員按照李洪志大師在《轉法輪》中所闡述的真、善、忍的原則精進修煉,他們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這本書如何改善並繼續改善著他們的生活,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

(接上文

閱讀《轉法輪》把我生命中的善挖掘出來

安卡(Anca)修煉法輪大法已有二十三年了。她第一次從一位教授功夫的朋友那裏聽說了法輪大法。當他了解到法輪大法後,他多次告訴她,他找到了「真正的東西」。她感到好奇,就向他借了《轉法輪》。

圖1:安卡(右)和她的丈夫。安卡表示自己非常幸運,能夠成為全世界數以千萬計受益於《轉法輪》這本書的一員。
圖1:安卡(右)和她的丈夫。安卡表示自己非常幸運,能夠成為全世界數以千萬計受益於《轉法輪》這本書的一員。

安卡說:「我至今都記得我把這本書放進背包裏,走回家時,不明白為甚麼,我有一種幸福感,感覺我的生活會變得更好。」她一讀完這本書,就覺得這本書確實了不起。

我能感覺到這本書是如何直接觸及我內心的美好並將其展現出來的。我清楚地明白,這是我一直渴望的,這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無論你是富有還是貧窮、成功還是失敗的、受人欽佩還是不受人尊重的、幸福還是不幸──都要做一個好人,因為這是你離開人世後所能帶走的一切。

讀完這本書後,她首先意識到的一個問題是如何真正改變自己的行為。由於她是獨生女,父母對她過度保護,她不習慣吃苦,借酗酒來逃避生活中的困難和精神上的痛苦。儘管她多次嘗試戒酒,但只要稍有不開心,她就會重新開始喝酒。

安卡說:「從《轉法輪》這本書中,我明白了苦難是有其目的的,關鍵是我們如何度過苦難,如何能夠忍受痛苦,不帶仇恨、怨恨、沮喪。」這個原則,配合煉功,就開始淨化她的身體。最終,她不再覺得需要喝酒並完全戒掉了。

她說:「我成為了一個堅強的人,能夠經受真正的痛苦,忍受痛苦,但不會奪走我的理性,不會在痛苦中迷失自己,始終努力學做一個更好的人,使自己同化真、善、忍的原則。」

這種心理上的韌性最終轉化為身體上的韌性。安卡注意到她的身體變得更加健康。以前,即使是環境的微小變化,例如天氣變冷,都會讓她感到全身不適、虛弱。現在,她「整個身體感覺很強壯」,並且能夠不受影響地完成自己的日常工作。

到了生產的時候,她身體健康狀況的改善就派上用場了。安卡說:「儘管我的飲食不是很健康,我也沒有服用任何補充劑,但所有的醫學測試都顯示出最佳指標,令醫生感到驚訝。我在三十四歲和三十六歲時自然分娩,沒有任何問題,我沒有害怕分娩,在懷孕期間、分娩和產後都保持良好的心理平衡。」

安卡今年四十六歲,是一名幫助難民申請庇護的律師。她認為自己非常幸運,能夠成為全世界數以千萬計受益於《轉法輪》這本書的一員。

安卡並表示,「無論一路上有多少艱辛、絆腳石,無論我是否能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我總能在法理中找到善意的答案和解決方案。」

這本寶書引導我破除家暴的循環

對黛安娜(Diana)來說,《轉法輪》是一本幫助她充份理解早年遭遇不幸生活的書,也得到了生命意義的解答。她和姐姐是在一個破碎的家庭中長大,在父母手中承受了許多痛苦。她們的父親長年酗酒,有暴力傾向,與這樣的丈夫生活在一起,她們的母親也變得暴力,兩個女兒經常成為他們的出氣筒。

圖2:黛安娜正在閱讀《轉法輪》。
圖2:黛安娜正在閱讀《轉法輪》。

黛安娜說:「當我十三歲父親去世時,經過多年的虐待和暴力,我審視自己時,儘管我非常憎恨他和他的行為方式,但我發現在很多方面,我和我的父親一模一樣。我對其他人、他們的感受,以及我的行為如何影響到我周圍的人都滿不在乎,我經常選擇暴力作為對不適的反應。」

她意識到,許多她以為是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只不過是「他人和環境的重複」,世界上的事物並不像看起來那樣永恆。黛安娜說:「在那個年紀,我對自己發誓,這一生,無論發生甚麼,我都會努力尋找真理,找回真正的自己。」

在她青年時期的下一個階段,黛安娜在尋找真理的過程中掙扎。她不明白人們怎麼能像她的父母一樣如此殘忍地對待彼此,她變得消沉。父親去世之後,母親的新男朋友也酗酒,並繼續著家暴的循環。儘管她最終能夠與家人和解,但她仍然對生活產生許多疑問,以及為甚麼人活著會如此艱難。

二十五歲時,黛安娜終於第一次有機緣拜讀到了《轉法輪》。她說:「我的思想受到了衝擊,我對生命意義的每一個問題──我們為甚麼在這裏,眾生為何會受苦,我們如何擺脫痛苦──都可以通過閱讀這本書得到解答。」

她繼續說道:「多年來,我一直在尋找一種精神修行,但沒有甚麼真正有意義的方法,膚淺、複雜或太狹窄。但這本書包含了一切。簡單、清晰,但法理又是如此地博大精深。」

如今,經過八年的修煉,按真、善、忍的原則去實踐在日常生活中,黛安娜發現自己的心理健康、身體健康、社會關係、職業道德都得到了改善。更重要的是,她消除了父母的家暴對她性格和成長的影響。

黛安娜說:「這確實是一份我無法回報的寶貴禮物──我靈魂的救贖。不然的話,我可能會變得更像我的父母。誰知道,這個家庭業力太大了,他們只是把那些磨難傳給一代又一代,直到現在還沒有人能夠打破這個循環。」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