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堅持二十六年 比利時法輪功學員中使館前反迫害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二五年七月二十一日】(明慧記者唐容比利時報導)二零二五年七月十八日,比利時部份法輪功學員在布魯塞爾中使館前靜坐、煉功,並向公眾揭露中共迫害法輪功真相、及不擇手段加劇海外跨國鎮壓的行徑。迫害開始至今已二十六年,每年此時,法輪功學員在此和平抗議,堅持不懈。

自一九九九年七月二十日中共開始迫害法輪功,這場持續二十六年的迫害被視為當代中國最長久、最殘暴的迫害。與此同時,通過全球法輪功學員的努力講真相,使得法輪功真、善、忍的理念深入人心,至今已弘傳全球百餘國家。法輪功的書籍被譯成50種語言出版發行;李洪志先生和法輪大法獲得各國政府各類褒獎、支持決議案和信函逾萬項。唯獨中共仍持續迫害法輪功。

'圖1~6:二零二五年七月十八日,比利時部份法輪功學員為制止迫害,在中使館前舉辦反對中共二十六年來持續迫害的活動。'
圖1~6:二零二五年七月十八日,比利時部份法輪功學員為制止迫害,在中使館前舉辦反對中共二十六年來持續迫害的活動。

傳播真相 弘揚大法

比利時法輪大法佛學會會長尼克﹒比恩斯(Nico Bijnens)表示,反迫害的過程也是傳播法輪功真相的過程。修煉法輪功二十年來,他從中受益巨大,也希望將法輪大法的美好分享給更多人。

'圖7:尼克﹒比恩斯認為全世界認清中共的邪惡之時,即是中共垮台之日。'
圖7:尼克﹒比恩斯認為全世界認清中共的邪惡之時,即是中共垮台之日。

他說,比利時設有九個固定煉功點,還通過網絡研討會讓更多人了解法輪功。他強調:「法輪功不僅使人身心健康,更幫助人們提升道德。」

他認為,中共因其專制本質,無法容忍獨立於其控制之外、倡導真、善、忍團體的存在,因此展開迫害。

他說,儘管中共在迫害初期揚言「三個月消滅法輪功」,但二十六年過去,法輪功不僅未被消滅,反而不斷壯大。中共對法輪功的酷刑、洗腦與仇恨宣傳,使世人更加認清其邪惡本質。

為揭露中共罪行,法輪功學員創辦獨立媒體平台,揭露中共對信仰者的迫害。

尼克還談道,中共長期滲透海外媒體、利用法律戰和散播謊言,企圖破壞法輪功的公信力,阻止真相傳播。但這種做法越來越引發西方民眾反感。他說:「中共的所作所為只會加速其垮台。」

中共滲透海外 反跨越國界迫害

'圖8:威爾弗裏德﹒杜尚認為中共那套在中國國內的恐嚇與洗腦手段,終究無法在自由世界立足。'
圖8:威爾弗裏德﹒杜尚認為中共那套在中國國內的恐嚇與洗腦手段,終究無法在自由世界立足。

法輪功學員威爾弗裏德﹒杜尚(Wilfred Duchamps)修煉二十年。他回憶,自己初次接觸法輪功便感受到修煉帶來的身心提升,同時難以理解中共為何迫害一群修心向善、無私無求的人。他指出,中共害怕人們擁有獨立思考與正義信仰,因此鎮壓一切不受其控制的力量。

他還分享了一次參與布魯塞爾活動的經歷,「我記得一次我們在布魯塞爾舉辦和平講真相活動時,受中使館指使的多名青年(看似留學生),打著中共國旗,故意干擾我們的活動,其中一名男子直接坐在我們煉功場地中間,並且不聽勸說;帶頭的女子情緒極度失控,大喊大叫,最後被警方帶走。」

他說:「這裏不是中國,中共無視法治、肆意打壓和平修煉者。」

他強調,中共對法輪功的跨國打壓已波及多個國家,但中共在自由世界行不通。他呼籲世人認清中共本質,選擇正義,捍衛真、善、忍的普世價值。

'圖9:菲利普堅持揭露中共的謊言,制止迫害。'
圖9:菲利普堅持揭露中共的謊言,制止迫害。

法輪功學員菲利普(Filip)二十六年來堅持參與講真相活動,包括遊行、社區交流及使館前靜坐等。

他強調,中共在海外操控媒體、施壓政界、甚至使用暴力方式延續迫害。

他提到,今年神韻藝術團在荷蘭演出時,西方媒體受中共影響,引用對神韻的負面報導。他的女兒也因此產生疑問,他及時向她解釋真相。他指出,很多人無法接觸真相,因此我們要堅持揭露中共謊言,「哪怕能讓一個人明白,也值得。」

'圖10:卡琳認為,發聲譴責迫害是堅守正義的第一步。'
圖10:卡琳認為,發聲譴責迫害是堅守正義的第一步。

法輪功學員卡琳(Karin)修煉二十年,關注中共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的暴行。她參與全國聯署請願「停止活摘器官」,希望喚起社會對中共罪行的關注。

她指出,中共不僅掩蓋真相,還將迫害手段不斷外延。雖然部份國家和組織已經開始關注這場迫害,但整體而言,國際社會對中共系統性迫害人權的認知仍遠遠不夠。尤其是活摘器官的問題,多數人一開始聽到時都難以置信,認為這種事情不可能在現代社會發生。但這正是中共的可怕之處,它不僅在掩蓋真相,還在不斷擴大其迫害手段。

她呼籲各國政府應出台具體法律,比如禁止使用中國來源不明的器官,對人權惡犯實施資產凍結與入境限制。

她強調:「沉默只會助長邪惡。發聲譴責迫害,是守護正義的第一步。 」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