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師尊幫我去掉挑食物的執著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吃東西是人的生存需要,也是人享受生活的主要方面,容易起執著。我出生在五十年代的中國大陸,上大學以前不挨餓就不錯了。工作後溫飽不再是問題,養老育幼也沒條件講究吃穿。有喜歡吃的,最愛的是又香又面的南瓜。通常買一個嘗嘗,好吃就去買一堆,有時十幾個包了。修煉以後不知甚麼時候起,連吃幾天就皮膚黃染。尤其是面部、手、腳。會嚇人一跳,誤以為我肝臟出了毛病。當老師嘛,不好看,又不願意老去解釋,就不得不少吃了。當時沒有悟到是師尊在去我這個愛吃南瓜的執著。所以後來又不斷有新的喜好。師尊沒少操心。

一年初冬的一天,報銷丈夫的醫藥費,我從早上忙到下午三點多。漫天鵝毛雪,又冷又餓。去吃水煮魚,不料店家裝修,三日後開業;去附近的民族特色餐館,它卻早就搬走了。悻悻回家,煮碗掛麵充飢。不悟,嘆自己運氣差。

一天,講真相到下午一點多,餓了,信步走入一家飯店。點了二十八元一份的水餃,很好吃。之後又去吃過兩次,還請別人吃過。再去,那家店就一直在裝修中。轉年連招牌都換了。還是不悟,遺憾好不容易有家喜歡吃的店,還黃了。

一次,姐五個在某市聚會,商量午飯吃甚麼。我說早想吃某某家的油條豆漿,可惜人家是早點。一個妹妹說:「這附近就有那家的連鎖店,二十小時營業,品種相當豐富。」乘興而去,老遠就看到「搬遷」的告示。我還不悟,苦笑自己沒口福。

轉年要去某市,去前排隊買了姐姐推薦的當地名點。我身份證不方便乘火車,坐大客車回家,上車時姐妹把東西遞給我,唯獨落下了那包點心。路上四個多小時,想吃點心,只找到凍豆包,啃著凍豆包,苦笑自己真沒口福。

想起在吃東西上幾次失落,突然悟到:修煉中沒有偶然的事,這是師尊在去我挑食物的執著嗎?師尊說:「人在吃的問題上還不只是吃肉,對甚麼食物執著都不行,其它東西也是一樣。有人說我就愛吃這個,這也是慾望,修煉的人到一定成度之後,沒有這個心。」(《轉法輪》)我能背下來,卻一直不修自己,不去挑食物的心。真的愧對師尊的安排和點化。

我從此明白了修煉人應該有甚麼吃甚麼,甚麼方便吃甚麼,對甚麼食物上心都不對。逐漸的,我在吃東西上少了講究,少了偏好。放下一份執著,就多一份自在。我能過年過節和平時一樣,十幾年沒包過餃子,也曾一根黃瓜一碗粥過年三十。一是我不饞,對食物沒有太多喜好了。二是不捨得時間。有時間不如學法煉功發正念,睡一覺也好。三是一個人生活。但凡有第二個人,我也得好好做團年飯,好好做一日三餐。不過,挑食的心不會一下去掉,我還是喜歡咖啡、巧克力,不經意間已囤了十盒巧克力。去年七兄妹在老家聚會。小弟做東,十幾道菜品下來,我沒有想吃第二口的,有點不樂意。最糟的是我跟一個妹妹說了,引起她對小弟好一頓埋怨。我又錯了。小弟一向慷慨,也許是師尊要去我這個挑吃的心,才有這個席面。修煉沒小事。不嚴肅不用心真不行。

當然,修煉人得珍惜食物。在吃東西上要有節制,貪吃也是浪費。尤其老年同修容易順口多吃,更愛打掃剩菜剩飯,吃的肚大腰圓沒形像。同樣也別過度節食。有交流文章,也有同修說起,吃不吃沒關係,修到那了,餓已經不能干擾他了。如果忙起來,一天少吃一、兩頓沒關係,時間長了恐怕不行。也許我層次不夠,理解不了。師尊講過,用能量補充身體得不償失的理。不知道餓,不一定是修煉層次的表現。佛不吃還餓呢,何況修煉中的人?啥事都別過,過了就是執著。現有層次一點體會,不足之處還請同修指正。謝謝師尊,謝謝同修。

(責任編輯:任嘉)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