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在今日中國,僧道及其所在場所都成了做各種交易的對像和地點,但就在一九四九年之前,這些千百年前的古建寺觀,依然是出家人、修道者,結印打坐,修心向善的一方淨土。今天我們不談修煉的真正內涵這一洪大主題,且只從修煉文化的角度,看看「修煉」二字所承載的重量。
修煉覓源
在《莊子外篇﹒在宥》中,記載了大約在5000年前,中華人文始祖黃帝的修煉故事。
在崆峒山有一位隱者廣成子,黃帝聽說後就去拜訪他,說:「請問修煉至高大道的要訣是甚麼?」廣成子一開始不搭理他,黃帝三個月後,再一次以至誠問道,廣成子說:「至道之精,竊竊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方可長生。」至高大道的最高境界,是心中一片空漠,甚麼也不去看,甚麼也不去聽。凝神靜修,你的肉體將自然端正。你的身體十分潔淨,你的心神非常清爽,不使你的身體勞頓,不使你的精神分散,這樣就可以長生。
黃帝受廣成子啟悟,又拜訪其他修道高人,精誠修煉,留下了修道良方,《黃帝內經》是後人根據黃帝與岐伯關於人體與宇宙奧秘的對話,整理而成的典籍。
到了東周時代,又一位修煉界的關鍵人物出場了。老子留下《道德經》五千言,其中諸多論述,今天許多人都耳熟能詳,「道可道,非常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對於修煉,老子直指核心,「絕巧棄利」,「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這個時期,又被稱為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300年,被德國哲人雅斯貝爾斯稱為「軸心時代」,西方誕生了古希臘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東方的老子、釋迦牟尼、孔子相繼誕生,東方三聖出生年月前後不超過二十年。至此,奠定修煉文化三個支點,渾然成形,道家老子、佛家釋迦牟尼、儒家孔子,成為此後兩千餘年中華文明的主脈。
到西漢漢武帝時代,儒教被確立為國教,在東漢興起道教,漢明帝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三教此起彼伏,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側重,反覆演繹,充份實踐,在中華大地上啟發無數眾生,體悟神傳文化的內在涵義。
葛洪正義
到了魏晉時期,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修真大道,隱逸之風盛行。葛洪便降生在這一時期,自號「抱樸子」。葛洪是一位修煉得道者,精通醫學、煉丹術。葛洪承上啟下,對於修煉之道,予以切實的詮釋,著有《抱樸子》、《神仙傳》等。
當時,有許多假道、邪道在世上流傳,葛洪指出有許多人自號高名,或使用小能小術以誆騙世人,為害不小。在《抱樸子》中葛洪寫到,「假托小術,坐在立亡,變形易貌...或致殘滅良人,或欺誘百姓,以規財利,錢帛山積,富喻王公,縱肆奢淫」,有人假冒神仙,為禍百姓,貪財好利。使那些有志於修煉的人,帶來迷惑。
這時,沒有葛洪,也會有別人出來撥亂反正,澄清事實。葛洪說,「神仙實有,仙道可學」,第一次以修煉者的身份,真切地道出了修煉的歷史淵源。
有人說沒見過,不相信。對此,葛洪認為「天地之間,無外之大,其中殊奇,豈遽有限」,「不見仙人,不可謂世間無仙人也」。宇宙天地之大,人所知道的是很有限的,沒見過仙人,仙人就不存在嗎?
葛洪舉例說,歷史上有神仙存在的大量記載,劉向在《列仙傳》中就舉出了七十餘位仙人,劉向學識淵博,所學正統,他的記載是可信的。再有,許多正史都記載了神仙事蹟,「而後漢書又載,魏尚能坐在立亡,張楷能興雲起霧。皆良史所記,信而有征。而此術事皆在神仙之部,其非妄作可知矣。」
《後漢書》為二十四史之一,為官方正史。在二十四史的前兩部《史記》、《漢書》中,一直遵循著孔子「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傳統,不專門記載修煉的事,只是零星出現。到《後漢書》,開始有「方術列傳」,將方士、醫生、神仙術士等群體集中收錄。自此後,歷代史書均保持了這一科目。
《二十四史》總字數千萬以上,卷帙浩繁,不是專門研究者,一般沒有時間看,如果稍加瀏覽就會發現,中國歷史基本是「人」與「天」之間互動的過程,所以司馬遷說寫《史記》的基本原則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如果有修煉者達到「天人合一」境界,出現神跡,是不是屬於也應該記錄的範圍呢?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