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法弟子去人心 多救人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二四年一月二十五日】我是一九九六年夏得法的老年女大法弟子,今天寫出自己近期的修煉心得。

(一)否定「病業」假相

大約一個月前的晚上,在沒有一點徵兆的情況下,我剛剛躺下準備睡覺,突然感到頭暈目眩,好像整個床都震動起來。我沒有驚慌,因為我知道我是大法弟子,沒有病。這時,意念中有一個聲音出現:「腦血栓、腦血栓。」我警覺了,知道這是舊勢力黑手想要我的命了。

我今年八十三歲,一個人獨居,從修煉一開始,我堅信師父,堅信大法,我知道我的生命是師父給延長來的,我早就把生命及一切交給師父了。我的真念強大起來,發正念,滅盡黑手的迫害。在師父的慈悲保護下,我否定了病業假相,我躺下睡著了,醒後一切正常。

第二天,三點鐘起床,三點二十開始煉功,當煉到第二套法輪樁法兩側抱輪時,突然又出現頭暈目眩的狀態。我睜開眼睛,也還向後摔倒下去,我嘴裏喊著「師父救我,師父救我」,手裏抓著身旁的落地電風扇,「啪」一下摔在地板上。兩、三分鐘後,我清醒了,站起來,接著煉完一小時的第二套功法。過後,就像沒有發生甚麼事一樣。

後來,我想為甚麼會連續發生這些事呢?都是自己心不正招來的麻煩。比如,有時想到自己手腳不如以前靈活了,可能是因為自己年歲大了;自己右側手腳有時出現不自覺的抖動時,可能是因為家族遺傳的影響,還把它當作是病,沒有想到自己是個大法弟子,真修的大法弟子是沒有病的。如果念一正,這些假相都不會出現的。

(二)修去對「被恭維」的執著

修煉大法前,我還比較年輕時,丈夫就因病去世了,我拖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帶著一身病痛,勉強的活著,人們可憐我們。

修煉大法後,師父慈悲救度我們,我的身心得到了淨化,真是脫胎換骨。兩個孩子成人了,成才了,人們羨慕我們,特別是現在,看到八十三歲的我紅光滿面,精神飽滿,常常對著我豎起大拇指,還在孩子面前誇獎她們有個「神仙媽媽」。

我聽了被人家恭維的話,心裏美滋滋的,特別是在做了一些應該做的講真相的救人的工作後,或者是過了一些應該過的關難後,更是顯示心起來了,覺的還是自己有能耐,覺的自己比別人修的好,有些看不起同修了,到了很危險的境地了。

師父諄諄告誡弟子:「不管出現甚麼情況,一定要把握住心性,只有遵照大法做才是真正正確的。」(《轉法輪》

師父的教導讓我驚醒,一切都是師父在做,自己只是個小小的法粒子,今後一定要多學法,學好法,修去對「被恭維」的執著,歸正自己的言行,做一個真修者。

(三)去怕心,救度有緣人

一天,一個片警和社區的一個工作人員敲門,想到我家來,我心想有緣人來聽真相了。剛打開門,社區工作人員進來了,片警還沒有進來,就聽她叫起來:「你家還掛著……」因為她抬頭看到我家客廳掛著的師父的大法像。她一叫,可嚇了我一跳,我的怕心也出來了,因為我怕他們魔性一出來而行惡,毀了他們。

我定定心,想起了其實這是師父在叫我告訴他們真相,救度他們。我的怕心立刻沒有了,給他們講起了真相。他們聽完後,連連表示信仰自由、信仰自由,並接受了真相護身符,用化名退出了邪惡的黨、團、隊組織,後來他們還得到了福報,職位上調了。

還有一次,在一個公交站台,看到一個二十幾歲的男青年,我上前與他搭話:「是大學生嗎?」回答「是。」我說:「天之驕子啊。」他笑了笑,告訴我,他是外地的,來我地旅遊,現在等回家的車,剛才錯過了一班,現在等下一班。我聽了,知道是慈悲的師父要救他,讓他在此地等我。我就問他:「會翻牆嗎?」他一聽,頓時來了精神,問我「是外網嗎?」我就把我知道的大法基本真相告訴了他,並送給他一枚真相護身符。他自己用真名退出了團、隊組織。我想給他一個「USB」卡,在包裏怎麼也找不到,我急得直冒汗,他也表示很遺憾。就在我快要離開時,突然靈光一現,終於在包的夾層裏找到了,我把這枚救人的「USB」卡捧在手心裏,送給了他,我倆都很高興。

除了面對面講真相外,我還打印了各期週報和各種明慧期刊送給有緣人,人們都喜歡。如有一次,包裏資料基本發光了,僅剩下最後一份(我每次都是把三張紙的週報訂在一起),我端端正正的把週報放在一輛很乾淨的電瓶車放物框裏,心裏祝福它和它的主人都能得救。

放完後一轉身,發現我背後站著一對三十多歲的男女,也不講話,靜靜的看著我做完這一切。然後,那位男士走過去,拿起我剛才放的週報,看了一眼,轉身遞給那位女士。那位女士對他說「是報紙」,我對他們說:「這麼巧啊,這是好東西,帶回家去好好看吧,會得到福報的,可不能丟啊,如果不想要,還給我。」這兩個人始終沒跟我講一句話,甚至也沒有正兒八經的看我一眼,因為他們在我背後已經看得清清楚楚了。看他們的舉止好像是文化人,相信師父已經把他們救了,因為電瓶車已經開出去那麼遠,還能看到那位女士捧著那份報紙在看。

結束語

在今後的修煉中,我要牢牢記住師父的教誨,吸取教訓,把沒有做好的做好,歸正自己的一切言行,救度更多有緣人,圓滿隨師父回家。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