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注意到了嗎?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二四年五月四日】在《論語﹒顏淵第十二》中,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的美德、好事,而不成全別人的罪惡、壞事。小人則與此相反。成人之美是一種修養的境界,也是一種高尚的品德,能做到這一點的人,需要有寬廣的胸懷和與人為善的心態。

千百年來,「和為貴」、「與人為善」、「仁者愛人」等理念,滲透於歷史上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成為人們普遍接受和認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準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有禮敬必吉,家有禮敬能昌,國有禮敬自強。古人重天理良知,敬天禮地,與人為善,世風祥和,人們對任何東西都能體現出不爭。

如果看別人有好事,能夠不嫉妒,那麼這是一個正常的心態;如果看別人有好事,能夠真心讚美別人,這是大度容人的表現;如果看別人有困難,而自己的幫助能夠解人之困,捨己為人,那麼這樣的境界,可以說是成人之美的高尚德行。

鮑叔牙薦賢 成人之美

在春秋戰國時期,當齊桓公準備拜鮑叔牙為國相時,鮑叔牙卻辭謝而推薦了管仲。

鮑叔牙說:「管仲是國家的棟樑之材,我有幾方面不及他:以寬厚慈惠來安撫民眾,我不及他;治理國家不忘根本,我不及他;為人忠實誠信,能得到百姓的信任,我不及他;制定的禮儀足以使天下效法,我不及他。」

齊桓公於是拜管仲為相。鮑叔牙的薦賢是出於對管仲的了解、敬佩和對齊國的忠誠。齊國有管仲這樣的賢臣,有鮑叔牙這樣的薦賢良臣,國家果然得到大治。後來人們稱讚鮑叔牙「知賢智也,推賢仁也,引賢義也」。這正是君子成人之美的實踐典範。

鄭玄路遇 謙讓無私

在東漢時期,有一位著名的經學家鄭玄,字康成,高密人,博古通今,他想為《春秋左氏傳》作注,但還沒有完成。

鄭玄有一天外出,與滎陽人服子慎巧遇,兩人住在同一旅舍,他們彼此之間並不認識。

服子慎在外面車上,和別人談論自己註釋《春秋左氏傳》的想法。鄭玄聽了很久,發現服子慎談的大多與自己的想法相同。

鄭玄走向車子,對服子慎說:「我早就想為《春秋左氏傳》作注,但還沒有完成;聽你剛才所說的一席話,大多與我的想法相同。現在就將我所完成的註解部份送給你。」

於是服子慎便完成了《左傳》服氏注。

鄭玄與服子慎都是有名的經學家,兩人原本並不相識,偶然相遇,鄭玄在聽到服子慎的一些想法與自己很相近後,默默的給予圓容、幫助和支持,當即決定將自己已經完成的注譯部份,全部無條件送給了他,使服子慎完成了這一浩繁的工程,揚名四海。鄭玄毫無私心、助人為樂,達到了君子成人之美的境界。

見人之得,如己之得

歷史上流傳著若干嫉賢妒能、自食其果的教訓,史冊中也銘記了寬容待人、有容乃大的美德,唐太宗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在歷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他總結說,他成功的主要原因在於用人:第一,不妒忌有才能的人,看到別人的才能,好像就是自己的才能;第二,用人所長,避免其短;第三,敬重賢良,原諒犯錯誤的人;第四,褒獎正直,從不黜責出去一人。聖王明君的仁愛和包容的胸懷,是神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

兩千餘年的中華文明,演繹了謙和禮讓,先他後我的道德文化。北宋范仲淹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操,垂範後世。

在清朝,康熙皇帝在《庭訓格言》中,曾講過這樣一段話:「凡人持身處世,惟當以恕存心。見人有得意事,便當生歡喜心;見人有失意事,便當生憐憫心。此皆自己實受用處。若夫忌人之成,樂人之敗,何與人事?徒自壞心術耳。古語雲:『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如是存心,天必佑之。」這裏康熙告誡子孫說,見到他人有所得,就如自己得到一樣,見別人有損失,就如自己有損失一樣,這樣的心地,上天會保祐他。

中國人注意到了嗎?當每個中國人都認為做好人吃虧、做好人受氣、做好人傻,從而放棄做好人,轉而去做「強者」、「霸王」、「厲害國」的時候,中國只能成為一個「人人為近敵」、「人人互害」的社會,還會因整體的道德低下而被國際社會看不起。

亂世之中,不管別人是否守德,如果每個人都自己要求自己守住善良、守住品德,中國才能有越來越多的人成為被神眷顧的生命。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