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儉以養德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5年7月31日】「古人云:錢乃身外之物。人人皆知,人人在求。」「富而無德危害眾生,富而有德眾望所盼,故而富不可不宣德。」「君、臣、富、貴皆從德而生,無德而不得,失德而散盡。故而謀權求財者必先積其德,吃苦行善可積眾德。」──選自法輪大法《精進要旨﹒富而有德》

* * * * * * * * *

儉,是修身齊家治國的傳統美德之一。唐代詩人李商隱在《詠史》中說:「縱觀歷史,大到邦國,小到家庭,無不是興於勤儉,亡於奢靡。」

諸葛亮在《誡子文》中說「儉以養德」。《左傳﹒莊公二十四年》中說,節儉,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惡中的大惡。

在這樣的道德基礎上,古人有很多節儉度日、輕財重德的典範故事。北宋范仲淹幼時家貧,在醴泉寺求學時,靠啖粥苦讀考中進士。他為官後生活仍然十分儉樸。儘管他後來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薪高祿厚,仍是衣僅求溫,食僅求飽,終其一生,也未建一座像樣的宅第。他的俸祿,大多用來周濟寒士貧民。

與范仲淹同時代的司馬光,為官四十餘載,位至尚書佐僕射兼門下侍郎(宰相),但他卻「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純帛」,平時布衣素食,十分儉樸。除了薪俸之外,從不收取非份之財。司馬光的宅第簡陋,僅可蔽風雨。由於夏日酷熱難當,司馬光便在家中挖地丈餘,以磚砌成地室以避暑,被京城戲稱為「王家鑽天,司馬入地」。由於他的俸祿多用於救助親友,為官多年只有薄田三頃,妻子死後,無錢安葬,只好賣地以置棺。他「典地葬妻」的故事一直被傳頌至今。

《訓儉示康》一文就是司馬光為告誡兒子司馬康崇尚節儉而寫。文章中司馬光用自己、古人和本朝人的事蹟為例闡明:歷行節儉就能直道而行,成為品德高尚的人;奢侈豪靡則會招致災禍,敗家喪身。司馬光的兒子,在他言傳身教的影響下,都為人廉潔,生活儉樸;即使別人不認識,但是僅憑言行舉止,就知道是司馬光家中的人。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