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叔向賀貧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2006年4月27日】現在的人喜歡恭喜人發財,重利輕義、唯利是圖的大有人在。但古人卻認為「錢乃身外之物」,重德、積德,提升自身的道德修為,為人立身唯此為大。在《國語》中,就記載了一個「叔向賀貧」的故事。

叔向,是春秋時晉國的大夫。有一次,他去見晉卿韓宣子,宣子正為貧困而憂愁,叔向卻向他表示祝賀。

宣子說:「我空有晉卿的虛名,卻無其實,沒法比得上其他富有的卿及與他們交往,我正為此發愁,你卻祝賀我,這是甚麼緣故呢?」

叔向回答說:「從前的晉國上卿欒武子沒有百人的田產,他掌管祭祀,家裏卻連祭祀的器具都不齊全;可是他能夠傳播美德,遵循法制,名聞於諸侯各國。諸侯親近他,戎狄歸附他,因此使晉國安定下來,執行法度沒有弊病,因而避免了災難。傳到桓子時,他驕傲自大,奢侈無度,貪得無厭,犯法胡為,囤積財物,貪財牟利,該當遭到禍難,但依賴他父親欒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終。傳到懷子時,懷子改變他父親桓子的行為,學習他祖父武子的德行,本來可以免除災難,可受到他父親桓子的罪孽的連累,因而逃亡到楚國。那個郤昭子,他的財產抵得上晉國公室財產的一半,他家裏的佣人抵得上三軍的一半,他依仗自己的財產和勢力,在晉國過著極其奢侈腐朽的生活,最後他自身獲罪被殺,被陳屍在朝堂上,他的宗族也在絳邑被滅絕。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八個姓郤的有五個做大夫,三個做卿,他們的權勢夠大的了,可是一旦被誅滅,沒有一個人同情他們,只是因為沒有德行的緣故!現在你有欒武子的清貧境況,我認為你能夠繼承他的德行,所以表示祝賀,如果不憂慮德行方面沒有建樹,卻只為財產不足而發愁,我要表示哀憐還來不及,哪裏還能夠祝賀呢?」

宣子於是下拜,並叩頭說:「我在將要滅亡的時候,全靠你救了我。不但我本人蒙受你的教誨,就是先祖桓叔以後的子孫,都會感激你的恩德。」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