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古人論勤儉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6年5月16日】中華民族自古就以勤儉作為一種傳統美德。《尚書》說:「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左傳》引古語說:「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周易》提出「儉德辟難」。可見,古人認為能否做到勤儉是關係到生死敗亡的大事,不可輕忽。勤儉有助於防患於未然,即使在物質財富相對豐富的今天,戒奢從儉仍是值得我們崇尚的道德修養。

《周易﹒否》說:「君子以儉德辟難」,大意是君子用儉樸的德行來避免危難。這句話一方面是闡明儉樸的德行能夠防止奢靡腐化等行為;另一方面,在面臨危險的時候,具備儉樸的德行有助於克服危險。《周易》一書非常具有辨證思維,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順與不順、通與不通之時。不順不通就要修身養德,不能過份彰顯自己,這樣才能渡過難關。

《尚書﹒大禹謨》記載「剋勤於邦,克儉於家」,即在國事上要勤勞,在家庭生活上要節儉,古代聖賢都是這樣做的。堯、舜、禹對天下大事都是盡心盡力,堯看到有人挨餓受凍認為是自己的過錯;大禹治水數過家門而不入。他們擁有天下但是生活卻十分儉樸,經常穿著粗布衣裳,吃粗米飯,喝野菜湯,為天下人作出崇尚儉德的表率。

司馬光在《訓儉示康》中引述別人的話「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用來訓誡子孫。人想過好日子本無可厚非,但是過於奢華是不可取的,而且人對物慾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商紂王用了一雙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他看到了紂王的貪慾一發將不可遏止。所以,節儉有助於抑制過份的慾望,是做人的一種美德。

在先秦諸子之中,墨子以樂於過類似苦行僧的生活而聞名。他反對驕奢淫逸、靡費財務,提倡節儉。墨子說:「儉節則昌,淫佚則亡」。(《墨子﹒辭過》)這話很有道理。「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縱觀歷史,大到邦國,小到家庭,從表象上看無不是興於勤儉,亡於奢靡,所以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非常重視勤儉,這也是今人應該遵從的一種美德。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