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自私心、利益心和貪心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八年十月二十六日】我是98年得法的老弟子,在這十年中也是摔摔打打的走到了今天。03年下崗以後,自己開了家商店,在這過程中利益心、爭鬥心、妒嫉心、不平衡的心、自私心等都暴露出來了。

有一天,一個男子買完貨走了,之後打電話來說沒找他錢,當時我也沒記得找沒找他錢,就說我對一下帳,如果多錢就給你。放下電話我就對帳,結果真多30元錢,心想等他來了就給他。等快下班的時候,我一下想起來,另有一個人買鎖芯正好是30元錢沒下帳,這樣就不多錢了。

可是這男子真的來要錢了。我說:我不多錢,是不是我找你錢你忘了。他說他兜裏沒有30元錢。我說我也不多錢呀。他硬說我沒找他錢。當時我的爭鬥心、利益心都起來了,心想我真多錢我能做到不動心把錢給你,可我這裏不多錢呀,我不會給你的。完全忘記了自己是個煉功人,沒有向內找是不是衝自己甚麼心來的。當時我氣的不行。這時在一邊的丈夫說:「你把錢給他吧,你要找人家錢了,人家也不會來找你要的。」一聽丈夫這麼說,我更來氣了,我憑甚麼給他錢,我也不多。丈夫說:「就當你欠他的,快給他。」我沒好氣的把錢給他了。在回家的路上就和丈夫生氣,我不多錢為甚麼非讓我把錢給他。心裏這個不平衡啊。

到了晚上和同修說這件事,同修說;你能做到多了錢不動心給他,可是為甚麼不能做到明明白白的在利益面前吃虧?同修的話一下說到我的心裏。向內找還是私心在做怪,怕自己吃虧,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多麼骯髒的心啊。悟到這心裏也不難受了。

從二零零六年開始,我上下班自己開一輛車。那時都是丈夫給我的車加油,他在單位上班有方便條件。我心裏有時感覺也不對勁,同修也和我說這不對,不能佔便宜。可我當時就說:那可怎麼辦呢?一個月得四、五百元錢加油,我好像做不到。這利益就在這擺著,我不要,自己掏錢加油我做不到。當時的心情就是這樣。可想當時的利益心有多重。就這樣利益心佔了上風,明知道不對也不想放下。有時心想反正是共產邪黨的,不加白不加,有時心裏還很坦然。就這樣放大了執著。

後來發生了一件事讓我認真的思考這件事。那是07年7月份,我被騙走了4萬元錢,在這被騙的過程中,有一個月內先後有三夥人來下圈套,最後還是因我利益心、貪心太重被騙去了。當時我向內找,我平時賣貨時,有時把握的還行,有時做的不好,為了一點利益和常人去爭、去鬥,私心也很重。最後被邪惡鑽了空子,在經濟上迫害我。查找平時的一切行為,給車加油這件事是佔便宜,是利益心、自私心、貪心,我要把這些心都去掉。

我就和丈夫說,以後不用你給我加油了,我自己加,丈夫一聽就不高興的說,你傻呀,你有錢給我。這樣有時怕他不高興,他給加油就加了,有時自己也加點,後來又說了幾回,他還是不高興,這樣又拖了幾個月。有一天我悟到,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是修煉人呀,這點兒心都不去,怎麼行呀?他為甚麼不高興,因為他是常人,常人就是為了個人利益,有便宜就是要佔的,可我是煉功人呀,我怕他不高興,就順從了他。

寫到這我又悟到了自己對他的情有多重。把大法放到一邊,怕他不高興,就不用大法嚴格要求自己。今後我一定要重視修去對情的執著心。

我悟到,這件事還是我心性有問題,沒有想從根上去掉這個心,有點兒像順水推舟似的,還想留點,一下拿四、五百元錢自己加油,有點捨不得。悟到這,我就想得先從我的心性上下功夫,我的心真堅定了,師父也會幫我的。就這樣我找了一個機會,和丈夫鄭重的談了我的想法,我說我是煉功人,必須嚴格要求自己,不能佔便宜,不失不得,這是宇宙的法理,我得拿多少德換呀?你說我被騙去的四萬元錢裏邊,就沒有我佔便宜的錢麼?你說我這邊佔了便宜,那邊失去。他聽完了以後,甚麼話都沒有說,馬上同意以後讓我自己加油了。通過這件事,我真心的體悟到「修在自己,功在師父」(《轉法輪》)。你真心的想做好,想去掉執著心的時候,師父就會幫你。

可是這利益心、自私的心有時真的感覺還很深的,總覺得去不淨。在幾天前,丈夫用我的車,我心想他用完我的車,一定會把油加滿的,因為那是他跑的不是我用的,加油也是應該的。可是丈夫用完車後,我一看他沒有給我車加油,心裏就不高興了,我花錢加油你用完了也不給我加滿,這時說話也沒好氣兒了,他還不知道我為甚麼生氣。沒過幾分鐘,我馬上意識到這不對,這是自私的心、利益心,這不是我,我不要它,要去掉它。心情馬上就好了。

過去我上飯店吃飯總是要發票,讓丈夫報銷,有的時候丈夫說沒有多少錢就不要發票了,我嘴上不說心裏就不高興。通過學法悟到這都是自私的心、利益心、貪心,都得去掉。現在能做到了,自己吃飯店自己花錢,不要發票報銷了。

其實,以上這些對老同修來說早就能做到了,可是我剛能做到。有時在個人的利益上還是做不好,我今天把它寫出來就是曝光它,去掉它。今後我一定要勇猛精進,一思一念修好自己,做好師父安排的三件事。

以上有悟的不對的地方,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同修慈悲的給我指出來,我是第一次寫稿,有的地方寫的不通順。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