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莫為名利所驅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零八年八月二日】名利乃身外之物,是帶不走的,人來時一身空,走時還是一身空。可是在世間的迷中,一些人受名利驅使,往往認為鑽營求取就會得到益處,卻沒有想過人生禍福皆有因緣,一切都在天理的安排之中。而妄心貪念僥倖的希求,不僅毫無益處,還會給自己造下罪業,因此而折福,到頭來隨業流轉,不得自主。何不認真體會古人所說的「取之有道,得之有命」、「一切福田,不離方寸」的道理呢?

據史載:唐朝時,新平縣官吏裴璞死了之後,他的外兄華元到隴右做客,在路上遇到了一位武官,後面跟有很多隨從。華元仔細一看,武官原來是裴璞,於是驚喜的問:「您不是已過世了嗎?怎麼又任武官了?」裴璞說:「我現在的職務是西川刷掠使,專門負責管理世間財務的盈縮增減。要曉得世人的一飲一啄,都是命裏註定的,何況錢財呢!陰司都有登記,所以一個人獲得的錢財,也都有一定的限制;若是超過了限制,就會被刷掠掉。或是被自己消耗浪費掉,或是遭遇橫禍,或是做生意投資虧掉,或是疾病消散,都是由我這個刷掠使來掌管。人們經過勤勞付出所得,也只是得到了本分中應有的,沒有一絲額外的;若是不勤勞,則連本分中所有的都會失去。其它事情也是一樣。唯有行善可以增加福報,你應該多做善事啊!」裴璞說完之後就不見了。

再如:宋代的劉頏文章寫的頗好,一心想早些取得功名,就來到終南山向詡聖真君叩問自己功名的事情。真君說:「你的文章雖好,但是命太薄了。你若能夠安分退守不營求,還可以保有餘年;若是過份的營求,必定會折損你的壽命。如果能多行善或許可以彌補缺失。」劉頏未能聽從真君的勸告,他想盡辦法也沒考中,結果因過份營求而生病死了。考取功名是要有福德的,怎麼可以用智巧的手段去求取呢?只有認真的積累德行,一切福份才會自然到來。

明朝的兩淮鹽運司耿九疇淡泊名利,為政清廉,凡是有請托辦的私事和禮物,一概回絕。平素不結交權貴,公事之餘就焚香讀書。他說:「為官者最親近的是百姓,若按官場請托的辦,百姓則會受害。凡事有是非曲直,豈能以私心而廢棄了公理?」他的廉潔之名,婦孺皆知。有一次耿九疇在水邊感歎的說:「水這樣清啊!」旁邊就有位小孩對他說:「河水的清澈,比不上您操守的清廉啊!」耿九疇成為全國官吏和百姓的榜樣,後來被任命為掌管全國官吏風紀的都御史,後任尚書。他的兒子耿子裕遵守他的教誡,十九歲就考中了進士,後來任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品行和他父親一樣廉潔。

自古以來有道德的人,都不會為金錢名利所動。恪守職分,修德向善,不僅可以戒除各種私慾貪念,保持清淨的心境,而且能夠使福報更加久遠。而執著名利,只會給自己增加苦報和罪業。因為人生在世,返本歸真才是做人的真正目的,道德和良知才是人生命本質中最美好的東西,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