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淡泊以明志 寧靜以致遠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二十日】諸葛亮的名字家喻戶曉,「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被人們稱為智慧的化身、道德的楷模,可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實踐典範,又被人稱為「智聖」。他的高尚人格品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志存高遠、明辨時局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是諸葛亮草廬中門聯,此聯揭示了他的理想追求和德操,即有道德修養的人,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諸葛亮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響,修道修德,志向高潔,曾作歌曰:「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對學習的態度是:「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他在南陽隆中時,躬耕隴畝,誦讀經書,訪師問道,通曉道法、天文、地理、陰陽、政治、軍事、文化,志在報效國家。

諸葛亮二十七歲時,劉備到隆中「三顧茅廬」去會見他,他作了非常有名的《隆中對》,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預見了三國鼎足之勢。後出山輔佐劉備,「受命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其處而彈琴抱膝,居然隱士風流,出而羽扇綸巾,不改雅人深致。在草廬之中,而識三分天下,則大乎天時;承顧命之重,而至六出祁山,則盡乎人事」,危難受命,忠心如初,獨支大局,力挽狂瀾,直至南中平定,百姓豐衣足食。諸葛亮這種隱士風流和雅人深致是其以道持守的人格為根柢的,隱居以待天時;修身以明志;躬身以行道;實現濟世安民的夙願。

忠義為本、以德服人

「忠義」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推崇的為人之道,「忠義」二字也貫穿著諸葛亮的平生,無論是在政治上、軍事上、還是為人處世上,處處都滲透著他的智慧和忠義。他忠心輔佐劉備興復漢室,忠於國家,忠於職守。他撰寫的《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文章自然流淌出的至誠的語言,使人看到的是為國為民的憂思,是使命,是報效國家的決心和意志,是治理政事的勤勉與無私。即使今人讀來,依然感人肺腑,「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詠史•白居易》)。諸葛亮給後主劉禪寫道:「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伏願陛下:清心寡慾,約己愛民;達孝道於先皇,布仁恩於宇下;提拔幽隱,以進賢良;屏斥奸邪,以厚風俗」。

諸葛亮對內施德行仁,用人公正,在其所重用的文武官員中,既有荊楚之士,又有蜀地人才,既有劉璋舊部,也有魏降將,從無任何山頭圈子之弊,其包容四海之襟懷、容人容物之雅量受人讚譽。治理國家「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使蜀國出現了「吏不容奸,人懷自勵,道不拾遺,強不侵弱」的安定清明的政治局面。

對外以德服人,他不僅承劉備的「三顧」,也深受孫權的敬重。吳、蜀締結盟約時,孫權對蜀國使臣說道:「諸葛丞相,德威遠著。翼戴本國,典戎在外。信感陰陽,誠動天地」。諸葛亮以超人的智慧和忍耐力對蠻王孟獲七擒七縱的故事廣為傳頌,孟獲最終心悅誠服地說:「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據《遵義府志》記載:「諸葛武侯征銅仁不下時,蠻兒女患痘,多有殤者求之,武侯教織此錦為臥具生活,故至今名曰『武侯錦』」,諸葛亮還傳給少數民族農作物種子和灌溉工具、織錦技術、醫藥知識等,蠻方百姓感恩不盡,「乃為其立生祠,四時享祭,皆呼之為『慈父』」。

仁政愛民、任人唯賢

諸葛亮在《舉措篇》中說道:「治國之道,務在舉賢」,一生求賢若渴,為了舉賢以求治,他在成都南方築一招賢台,以迎接四方之士,並且設立了一個叫作「參署」的機構,重用了一大批德才俱佳的卓越人才,這次用人之舉被時人讚為「德舉」。他向劉禪推薦了蔣琬、費祎、董充、向寵一批優秀人才,他一向器重的姜維、鄧藝、楊儀等也都是俊傑人士,因此時人稱「蜀官皆屬天下才俊」。

諸葛亮作為丞相,時刻關心百姓的疾苦,日理萬機,兢兢業業。他在天文地理、兵書器械、農工算計、醫卜星相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詣,將其用於指導百姓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除大事外,他還親自組織興修水利、橋樑、道路、驛捨等工程,親自過問織錦、養蠶、煮鹽、冶鐵等生產發展情況,親自參與木牛流馬、連弩等器械的設計和製作,農業科技方面,他強調「務農殖谷,無奪其時」。在諸葛亮的治理下,十多年間,蜀漢社會出現了「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積蓄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的欣欣向榮的景象。

淡泊寧靜、高風亮節

諸葛亮為人忠厚寬恕,從不居功自傲。他在《自勉》中說:「驕者招毀,妄者稔禍」,總是虛心請教,見賢思齊,從善如流。處理國家大事時善於集眾思,廣忠益,聽得進不同意見和建議。他幾次發布鼓勵將士直言極諫的文告,要求大家批評自己的過失和缺漏。在他執政期間,如果出現失誤,他都決不委過他人,而自省自律。對於指出其過失和提出治理國家建議的人,他總是給予鼓勵並讚賞這種忠於國家的精神,說大家如果都能這樣認真、勤勉,「則亮可以少過矣」。他提出為官者要嚴於自律,以身作則,「上枉下曲,上亂下遂」、「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矣」(《納官第四》)。

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廉潔清正,他臨終前給劉禪上呈的奏表中說:「初奉先帝,資仰於官,不自治生。……今臣家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別無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也」(《三國志•諸葛亮傳》)。他清廉的風範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精神財富,令貪官汗顏,令清官受鼓舞,令百姓肅然起敬。

諸葛亮深知「推天道以明人事」的道理,他通過觀察天象以預知未來,有先見先知之明,神機妙算,料事如神,往往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他在軍中閒暇之時,還寫了著名的《馬前課》,這是對天下未來形勢的預測,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幾部預言之一。這部預言非常簡潔明瞭,只有十四課,每一課預言一個歷史時代,而且每一課都按順序排列。每一個歷史時代過去後,人們回頭一看就會發現其預言驚人地準確。他作此文以示後人,天運循環,明者當遵循天道、天象行動以明趨避。

諸葛亮的高潔品行得到世人的景仰,人們一代一代傳頌他的故事,這種深切的懷念,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衰減。唐代的孫樵寫道:「武侯死殆五百載,迄今梁漢之民,歌道遺烈,廟而祭者如在,其愛於民如此而久也」(《刻武侯碑陰》);元稹寫道:「撥亂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凜凜出師表,堂堂八陣圖,如公全盛德,應嘆古今無」;裴度寫道:「煦物如春,化人如神。勞而不怨,用之有倫。……入海際天,知公德音」。諸葛亮既有儒家的君子風範,又有道家的仙風道骨,在他身上,凝聚了歷代文人士大夫及黎民百姓對崇高道德人格的期盼:淡泊明志,躬身行道,對百姓的愛之深、之久……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