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用正念看問題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三年五月十日】從今年的三月份以來,本地區有數十位同修因為參與證實法的事被抓,由此對本地同修產生不同程度的波及,出現不同的認識。一部份人對此產生了抵觸的看法,認為是被抓的同修沒有做好,而導致大面積的被迫害,甚至有人認為如果被抓的同修沒做那件事,就不會發生這場迫害,責難、非議表現的比較明顯。

記得二零零二年長春電視插播事件發生後,在當時也是導致了長春同修大面積的被迫害。當時我也曾認為是不是插播的事情有問題不應該做,否則不會出現那麼多同修被迫害,甚至失去生命。直到後來師父的經文《用正念看問題》發表後,才意識到自己的看問題的基點錯了,是不自覺的在維護人的東西,是怕被迫害、怕自己被牽連,還是在為私為我的圈子裏爬行。

今天面對此類似問題,我的看法和過去完全不同。在正法進程接近尾聲的今天,在最後有限的時間裏,發生了這麼多事情,尤其是最近明慧網一再的刊登各種暴露的問題,更主要的是師父評語的發表,我們是應該警醒一下了。修煉了這麼多年,自己是不是學會用正念看問題了?是不是通過發生這些事,找到了自己人心執著了?是不是用正念圓容整體了?是認為同修是沙子呢?還是自己的人心是沙子?修煉就是大浪淘沙,在難中才能煉出真金。其實,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為了暴露人心去掉人心的。

在我此時的境界中,我認為任何事情發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歷史上諸多的因素與今生個人修煉不同選擇促成的,而且師父也會正用來使弟子提高的。所以,無論同修是否被抓,大家都面臨著能不能用正念看問題的考試,是用來檢驗人與神思維區別的。

理性的分析,同修無論是哪種形式證實法,可能都沒有錯,但用哪種形式證實法的過程中是否能夠正念強大、心態純淨,那是另外一回事。就像一個人做了一件好事,不能因此就全盤下定論說這個人是個好人;做了一件壞事,就全盤否定這個人,說這個人是個壞人。我們也不要輕易的否定證實法的哪一條路,而且我們自己也不容易看清全部真相。

同修在過程中,有不易察覺的人心暴露出來,也是正常的。關鍵是大家能否及時發現並歸正,使自己在證實法的過程中越來越理性、平穩;使大家有一個共同精進的環境,更好的做證實法的事,這是修煉過程。即使沒能及時發現,或同修善意提醒沒重視,或自我膨脹固執己見,那也都是個人修煉不夠理性造成的,是個人修煉問題,不會有大面積的迫害發生,如果出現了那就不是個人問題了,是整體修煉狀態出現了偏差造成的。

出現了不應有的狀態時,一定要用法來衡量,不能只看表面問題,也不能把問題歸咎於哪個人或哪件事上。不管你是否參與了那個證實法的活動,只要你能聽到、看到相關的報導,都是有和你修煉去人心的因素有關,也許你沒有那些事件同修中暴露出的人心,但是,會不會有和他們有關的其它派生出的人心?尤其是能不能善意的理解與給予正念加持的慈悲心修出來了嗎?還是應該多從自己這方面多向內查找自己的不足,是不是自己在參與的過程中的崇拜、默許、隨從、不善的指責、道聽途說傳播不實小道消息、甚至自以為是的武斷誤解同修才導致同修或整體環境間隔與不正。

從甚麼時候出現不正確認識的?出現問題後我們歸正自己了嗎?用法來衡量自己,看看是否達到神佛境界的慈悲、寬容了呢?能善意的理解別人、能時時查找自己的不足,抓住自己每一絲不正的負面思維,否定它們、清除它們,才能越來越理智清醒,這才是真正修煉人的狀態。整體的歸正,需要每一個人歸正才能達到整體提高的目地。集體學法、多學法,把能利用的時間都用大法來洗淨自己,真正的同化大法。用在魔難與考驗中錘煉出的正念,用大法修出的慈悲、祥和的正的表現來證實法;每個人能用法中的正念來歸正自己,善意的提醒同修,圓容整體,這才是師父要的正法時期的大法弟子。

通過這件事,我查找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尤其是人的思維方式造成的人心觀念,歸正後發現,修煉中變得理性清醒了,正念足了,使命與責任感增強了,我知道了自己與師父要我們達到的標準有多大的差距,我能真正理解了師父良苦用心,在不能明說的情況下,師父用各種方式在點醒我們,讓我們快些醒悟,可是我們卻總是在問題和矛盾中看表面的問題,不能深層的發現問題,不能及時查找背後的原因,還用人心來衡量同修,這不是自己修煉的問題嗎?不趕快歸正自己,還到處去談自己不向內找的認識……如果不在法上認識,影響了同修,不也要承擔「作惡者自負」的責任嗎?此時我真切的感受到師父真的慈悲,看著這些修煉了這麼長時間的修煉人,還是不能用煉功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現在真的能理解師父說的「看著你們的人心可笑又心急」(《傳看假經文就是亂法◎師父評語》)。做不好真的無顏面對師父。都說「讓師父少一份操勞,多一些欣慰」,我們只有做好,達到不同境界法的標準,才能不給師父添亂、不會阻礙正法進程,才能真正的「助師正法」!

個人所悟,有不足之處,望同修慈悲指正。
合十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