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思維:開闊一些 再開闊一些(5)

——舉例說明新聞報導的簡潔經驗(第二部份)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四年四月十五日】

目錄
第一節 給故事「兩種」眼睛
第二節 真相故事,始終前行的小舟
第三節 老朋友啊,好好聊聊
第四節 故事拉力:運用懸念,更好的講清真相
第五節 《講故事》中的小經驗
第六節 採訪與整體配合
第七節 真相作品,必將引領人類藝術和精神需求

第一節 給故事「兩種眼睛」

舉一個電視畫面的例子,比如,新唐人的《熱點互動》(邀嘉賓評論節目),如果我們把畫面始終聚焦在全景上,對準主持人和兩位嘉賓的鏡頭不動。雖然他們幾個人說話都能看到、聽到,但一直在這一個畫面裏,沒有切換到主持人頭象、沒有切換到嘉賓頭象、沒有切換背景介紹圖象、沒有其它鏡頭,我們能想像觀眾會是甚麼感受。節目內容再好,觀眾也會頗感單調。

也就是說,觀眾需要有多個角度、多種視角的「眼睛」去看節目,哪怕是這樣一個評述節目。而新聞故事則更是如此,而且,「視角單一」,不只是一個枯燥的問題。

一、「兩種眼睛」的學名

「xx年x月x日,xx市法輪功學員李琴被惡警毒打致殘,我們強烈呼籲中共當局……」

「xx年x月x日,那天,我看到xx市法輪功學員李琴被惡警毒打,多次昏死過去,而且,……」

前者,是文章站在一個俯視全貌、「全知全能的視角」來敘述,可以叫做「全知視角」;而後者則是用觀察者的視角,離事件比較接近,但他只知道看到的情況卻不知道故事的所有全貌,所以,可以就叫「限知視角」。

如果您在網絡上搜索一下,這兩個名詞,會看到很多的寫作經驗,也就是說,常人作者經常通過控制視角,來讓故事更真實、更精彩。

全知視角,有許多優點:比較直觀,在敘事中有絕對的自由。可以說清每一個人物的一切事情,可以讀出每個人物的內心世界,便於寫作。缺點在於我們作者並沒有真正去到達現場,並非全知全覺的(即使你真的達到全知全覺的狀態,讀者也不相信)。

「全知視角」儘量不單一使用。因為讀者在接受這一切的同時,一旦產生這個想法:「(作者)你是怎麼知道的?」全知視角的客觀性就受到嚴重質疑。所以,此時就需要「限知視角」作為彌補和配合。

故事中的「我」、「他、她」、「張三、李四」,這都是限知視角。「限知視角」的缺點是角度有侷限,無法反映事情的全貌,也無法窺探主人公的內心世界。不過,這個特點有時反而「成就」了故事的精彩。為甚麼呢?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不是限知視角?是。你身在廬山之中,只感受到自己看到的,卻不知道全貌。但這樣的美感,人是很喜歡的。下面的許多例子都證實了這一點。

二、善於使用「限知視角」

請看下面的例子:

例1:陳子秀女士以前脾氣很不好,經常對家人發火,自從修煉法輪功後,脾氣特別好,得到了家人的讚揚。

例2:張女士(陳子秀老人的女兒)說她自己並不練法輪功,她回憶:「坦率地說,她過去脾氣很壞,因為她覺得自己老了,而且為獨自撫養我們做了很大的犧牲。參加法輪功後,她的脾氣好了許多,她變成了一個更好的人。我們真的很支持她。」

對於同修(讀者)來說,感覺這兩種表述「好像差別並不大」,但從普通的讀者感覺來看,差別是很大很大的。例2因為加入了距離事件最近的人──陳子秀女兒的視角(限知視角),使得內容更加真實和生動。

距離事件最近的人,是事實的見證者,不明真相的讀者對於這一點是非常看重的,我們之所以講真相就是因為他們不明真相,我們需要根據不明真相者的接受成度,來決定如何表述,這一點卻往往被一些同修忽視。

在介紹法輪功學員做好事、做好人的時候,我們習慣站到前台直接說,而不是讓周圍鄰居說、讓單位同事說,真實性、可讀性都會不太如意。在邪惡迫害大法弟子的報導上,也應該注意這一點。我們再看下面的例子:

例3:夜裏,陳女士被帶回到那間屋子後,被惡警用棍子毒打和猛擊,惡警非常殘忍,沒有人性。

例4:那一夜,陳女士被帶回到那間屋子。當她再次拒絕放棄法輪功修煉,她被用棍子毒打和猛擊,另兩名被囚者聽到了打叫,其中一人從門縫中瞥到了這一幕。她同囚室的聽到了她譴責那些官員……

例4增加了在場的旁觀者(限知視角),不僅讓描述變的更立體,而且增加了情節色彩「從門縫中瞥看」,把讀者也帶入場景之中,真切感到了當時的恐怖暴虐的氣氛,甚至為觀察者的安危也捏一把汗。

再有,我們很少引用惡人來證實事件的客觀性,這有一定難度,但有時還是能找到一些素材,配合其它素材,就會比較客觀和妥當。例如:

例5:這位同室寫到,「陳已神志不清而且不再說話,只是吐出深色的粘稠液體,我們覺得那是血。第二天早上他們才確認她快死了。」當地劉光明警官說「試了試她的脈,而且她的臉已經僵硬了」,陳女士死了。

前面是「同室」的視角,後面附加了邪黨惡警(限知視角),讓正反兩個方面的「人證」構建事實的原貌,這個事實的可信度就變的更高了。

當然,從惡人的視角表述事件過程,只是一個陪襯,不能把惡人作為主角;另外,有時候這個「限知視角」還涉及到安全問題,需要我們慎重選擇或做一些處理才能使用。

總結:在報導綁架、非法判刑、黑窩裏的殘酷迫害,我們還應該從律師、鄰居,以及公安、檢察院、法院、勞教所、洗腦班等人員的各種「限知視角」中,選取有利於表達主題的內容,讓報導更立體,更生動可信。

三、限知視角的運用舉例

1、讓讀者離故事更近

秦月明被迫害的經歷,大家都比較熟悉,寫他的女兒倩倩的故事也非常感人。不過,我們可以探討另一種寫法,開拓一下思路。

例1:爸爸,突然在黑龍江佳木斯監獄死亡,遺體傷痕累累;媽媽和妹妹,又因申冤上訪被關押在哈爾濱前進勞教所;四口之家只有倩倩一人獨自飄落在外……

這個正在發生的故事在微博上發表後,短短幾小時內近三千人點擊瀏覽,更引發一萬五千多名民眾聯名救助,多家海外中文媒體轉載報導,全球最大人權組織──國際特赦對此案關注並啟動緊急救援……

導語非常吸引人。這是全知視角,「她的爸爸遭遇了……她的媽媽遭遇了……只有倩倩……」視角定位在遠遠的觀察,讓讀者感覺距離故事比較遠。如果改換為限知視角,可以這樣寫:

例2:「爸爸,突然在黑龍江佳木斯監獄死亡,遺體傷痕累累;媽媽和妹妹,又因申冤上訪被關押在哈爾濱前進勞教所;四口之家只有我一人獨自飄落在外……」倩倩在她的微博裏說。(加上引號,就是倩倩在說了)

倩倩沒有想到,自己的微博在短短幾小時內近三千人點擊瀏覽,更引發一萬五千多名民眾聯名救助,多家海外中文媒體轉載報導,全球最大人權組織──國際特赦對此案關注並啟動緊急救援……

這樣寫,讀者離倩倩比較近,距離故事也就比較近。而且,原文的處理是全知視角寫倩倩,之後,再全知視角寫她的爸爸,變成了兩個故事。全文如果都從倩倩的視角寫自己、寫爸爸,就比較順達,成為了一個故事,文章就顯的比較完整。

2、增強現場感

現在各地區綜述迫害的報導很多,我們是否可以拓寬一下思路。如果是文字作品,可以這樣開頭:

例1:這是一個夜晚,我們穿過這所勞教所西邊的這條小路,看到牆上寫著幾個大字:「嚴格執法 一切為了人民」,具體是不是如此,我們待會介紹。現在,我們能聽到大牆裏面機器的轟鳴聲音,這說明在這裏被關押、囚禁的人,還在超負荷的為警察們的獎金忙碌著。

超負荷勞動,只是大家傳聞或感覺到的,而大牆裏面更多的故事、離奇的案件,只有那些經歷重重苦難並活著出來的人們才能知道。(下面開始揭露迫害)

限知視角(作者的出現也是限知視角),這樣的處理,比較真實,帶讀者走進了實地,有現場感。

如果是揭露迫害的視頻,就更能產生現場的真實,而且有些驚心動魄,因為你就在現場嘛,請看:

例2:觀眾朋友,我現在走的這條路,就是xx勞教所的西牆,我們能看到牆上寫著xxx,這裏xxx(要注意安全,可用技術手段處理)

3、不斷移動視角(場景),更有層次感、真實感

例1:古龍市的法輪功學員李德被人綁架後失蹤了,家人找不到他的下落。

據李德的同層的鄰居講,2008年4月20日一大早,他發現有十幾個小伙子在樓道裏小聲閒聊,「其中有抽煙的,有吐痰的,嘴裏罵罵咧咧的。後來他們就撬李德家的門,我想打電話告訴李德家或報警的時候,發現來不及了,他們把門已經打開了。」(鄰居的視角,讓故事更具「謎團」和真實感)

李德的妻子當時正在衛生間洗漱,聽到門一響,一夥人突然闖進了自己的家,她當時驚呆了。這夥人不由分說就把正在給老母親餵藥的李德架走了。李德的妻子追出房門,問他們是誰?為甚麼要帶李德走?這夥人說:「我們不告訴你,你們自己找公安局去問。」(視角切換到門裏的「未知情者」的角度,給人事發突然的感覺,讓故事更具戲劇性和衝擊力、真實感)

李德所在小區的保安巡視經過李德樓棟的時候,發現十幾個人架著李德出了樓道口。發現這個情況的保安回憶說:「當時,我看到這些人出來,問他們是幹甚麼的?他們卻說:你少管閒事。再問,就扒了你們這身衣服(讓你們失去工作)。」保安想了想,又說:「看著他們好像有點來頭,我們也沒敢再問。不過,其中有一個人我能認出來,是我朋友的哥們,他是給法輪功洗腦班幹事的。以前我聽他說,轉化一個法輪功就給他們一千塊錢,他挺願意在那裏幹的。」(從保安的角度證實這些人的壞,讓故事在視角轉換中顯的更加跌宕起伏,動感十足,懸念持續,可見、可感,記憶深刻。)

我們不必評論「這些人道德素質差(吐痰、罵街等品行)」,也不必讚揚大法弟子品德高(對老人孝心),要相信讀者的判斷力。對於真相他們不明白,但對於比較外在的「文明」他們還是懂的,所以,個人認為,評論是此時的大忌。應該讓讀者自己去評判,不要我們經常站出來評論一番。

例2:同期被關押的劉姓法輪功學員介紹:2008年5月3日夜,我聽到外面有腳步聲,向外看發現,惡警張利走進李德的房間,把李德帶走了,我意識到他們要對李德動刑。

惡警張利將李德帶到他的辦公室裏側的一間屋子。許多法輪功學員描述,這是一間令人毛骨悚然的暗室,地上擺滿了繩子、磚頭、老虎凳、電棍等各種刑具……(略)

據被關押在這裏、相鄰這間房子很近的一位女性法輪功學員講:「夜裏聽到腳步聲之後,就消失了。但不到幾分鐘,就聽到辦公室那邊傳來劃破夜空的慘叫,後來就是謾罵和打擊身體的聲音,就是讓我的心感到非常刺痛感覺的那種聲音。天亮前,我們再次聽到外面腳步聲的時候,就在趴在窗戶後面偷偷看,漆黑的院子裏,恍惚能看到幾個人架著李德從辦公室那邊出來。

隨著事件的流動,視角也在不斷的「同步」前行,讓視角始終對準事件的中心人物,接近危險,烘托人物面臨的迫害殘忍成度。

4、讓「人證」來說大法好、中共惡

大家都知道「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這個典故。《三國演義》作者介紹徐庶的背景,沒有用「書中暗表,這單福就是徐庶,徐庶曾經是……」(全知視角),而是用了限知視角:單福幫助劉備打敗曹操部隊後,曹操急於想知道這個單福是何許人也?怎麼這麼大才能?作品產生了懸念。此時,曹操的謀士程昱說出了單福就是徐庶,徐庶的來歷是……。清代毛宗崗在談到《三國演義》時說:「龐統來歷在牧童中敘出,徐庶來歷在程昱口中敘出……真敘事妙品!」

這種寫法,對我們描寫大法弟子行善、惡人做惡,很有啟發。比如:

例1:據悉,2014年,x月x日早晨,xx派出所幾個警察以xx名義,強行帶走了這裏的居民李強,並拿走了家裏的十萬元現金,那是家裏準備給兒子結婚買家具和電器用的。親友們聞訊趕來,詢問李強的妻子:「李強幹啥了?把錢也搶走了?」李強的妻子說:「李強還能幹啥,就是平時講法輪功叫人做好人、自焚是假的,共產黨強摘器官。」一位長輩的親友說:「那還得了,共產黨可以這麼幹,但你這麼說,你就是反黨!」他摘下帽子,彈彈上面的灰塵,接著說:「李強自從學了法輪功,是不抽煙喝酒了,可是,給大夥做好事,又修橋又補路的,白搭家裏多少勞力和本錢,沒有好處的事,你做他幹啥?共產黨就是不能讓你這麼相信真善忍,不信共產黨!」下面是大家的議論,通過議論(作者讓大家)說出所有真相。(略)

這種敘事,除了真實,還有一大好處,就是增加的故事的「速度感」,作者不必停下來說一大堆個人資料的背景,讓故事始終前行。

5、作者的「出現」

剛才談到視角中,沒有談及「作者」這個視角,作者,也是限知視角的一種。《陳女士》一文,作者大概出現了三次。

舉例1:「陳女士最後日子的故事,通過採訪她的家人、朋友和囚犯重建了起來。
「通過採訪……重建了起來」,記者的身影出現了,作者是在告訴讀者「我採訪了很多人證,現在我給大家總結、整理一下採訪的故事,我是現場採訪的觀察者,我是這個故事的通曉者」,故事的真實感和親切感,顯的更加濃重。

舉例2:「一方是……,一方是……」(作者以解讀者的身份出現了)

舉例3:「但是那幾個一貫批評法輪功修煉者拒絕現代醫療方法是迷信的當官者」(作者在評論)

作者的出現,有時是要總結、評論和分析,解讀故事背後的故事,這意味著敘事的中斷,在時空上推遠了新聞事實,但卻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給讀者「與你同行」的感覺。只是,敘事中斷的時間不要過長,要把握好,要讓讀者知道故事一直在流動中。

在《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下面簡稱為《講故事》)看來,新聞故事必須讓作者(記者)出現,「他們僅僅把自己看作事實的傳聲筒。他們的文章是平淡無味,沒有顏色,因為他們不想讓讀者在文章中發現他們的形像。」讓讀者知道這個故事是誰講的,誰是敘事者。(小說、影視劇則不是必須的)以下是《講故事》的幾個觀點:

(1)讀者不知道作者是誰,怎麼期望人們信任作者,接受作者的影響呢?(我們揭露迫害的報導,要注意保護大陸同修安全。在此只是提供一個思路)

(2)如果一篇特寫故事,從頭到尾都沒有作者的出現,在解釋和結論段落沒有記者的重點強調,在報導中沒有記者的直言不諱,而只有專家的滔滔不絕,那麼這篇故事一定是軟弱無力的。

(3)記者是讀者派到現場去的眼睛,他會時常提供自己的觀察,對瑣碎的事實進行總結,很好的控制講故事的分寸,避免讀者被弄的暈頭轉向。

(4)記者知道讀者的興趣所在,他與他們親密無間的交談。另外,他能解答他們心中的疑慮。

四、「全知視角」和「限知視角」,結合使用效果好

例1:「陳子秀女士以前脾氣很不好,經常對家人發火,自從修煉法輪功後,脾氣特別好,得到了家人的讚揚。」

例2:「那一夜,陳女士被帶回到那間屋子。當她再次拒絕放棄法輪功修煉,她被用棍子毒打和猛擊,……」

我們看看《陳女士》一文,作者是如何用多視角的。

例3:在又一輪警棍打擊後幾乎失去了清醒意識的情況下,這個58歲的老人還是堅定的搖了搖頭。暴怒的地方官讓陳女士赤腳在雪地裏跑(全知視角)。據其他目擊這一事件的監獄中的人(限知視角)說,兩天的折磨使她的腿嚴重淤傷,她的短短的黑髮上粘著膿和血。她在外面爬,嘔吐並因虛脫而昏倒。她再也沒有恢復知覺,並於2月21日去世。

全知視角和限知視角的結合運用,讀者並不會區分,哪個是全知視角、哪個是限知視角,客觀性、可信性就非常高。

例4:我們為開拓思路,再舉一個電視節目的例子,介紹世界各國風情、文化的節目。如果只是主持人出一個外景「觀眾朋友,您好,我們今天將向您介紹xxx」(導語單調,像是全知全能的視角,給人感覺比較空泛),再加上全知視角的俯瞰當地地貌、景色(的畫面),觀眾會感覺你的節目離自己很遠很遠,不容易進入到節目中去(全知視角,一般不容易帶入讀者,除非新聞性很強的事件)。

如果採用限知視角,從主持人的出發地點開始拍攝,順著線路或順著某個故事的脈絡,再設計一些(懸念類)問題,視角+懸念,可能就會好一些(不過,真人到現場涉及到費用問題,用資料片就比較省錢省時);或模擬那個國家有代表性的故事(情景短劇),再切換到全景視角,反覆切換「全知視角+限知視角」,節目就有了層次感了。也就是說,借用資料片,但不能成為「資料片」,要有個人視角、個人特點、個人感受。你沒有區別於別人的東西,畫面再好,有時也不盡人意。

這一點在我們當地揭露迫害綜述中,也有體現。我們要儘量考慮視角的配合使用,從個人角度的被迫害,切換到整體性、國家性的迫害(國家恐怖主義),從迫害的數據到模擬酷刑,作者的全知視角、被迫害的大法弟子的視角、親人的視角、鄰居的視角、同事的視角、不想幹人的視角、參與迫害一方的視角,不斷調整,你的敘事空間該會多麼豐富。


(待續)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