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真、善、忍的好教師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七年六月二十六日】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教師似乎自帶某種光環,校園是比較單純的工作環境。但是,當今世風日下,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同樣污染著本該純潔的校園。當然,學校裏還是有一部份兢兢業業、勤勉工作的老師們。

我這裏寫出來的也是目前為數不少的普遍現象。如,有的老教師工作懈怠,工作時間在辦公室煲電視劇、炒股票;有的老師課堂上對學生義正詞嚴,私下裏卻黃段子連篇;有的年輕老師投機取巧,對教學工作應付了事;還有的開展副業,每天在朋友圈樂此不疲發廣告。集體活動出去聚餐、唱K時,面對互相勸酒、低俗笑話助興的場面,我真是不敢相信:這是為人師表的老師嗎?剛踏上工作崗位時,我實在難以接受這樣的現象,這與我對教師群體的認識相差甚遠!

後來,我漸漸明白了,沒有了道德心法的約束,不論是哪個群體都會被這個大染缸抹去原來的底色!但身處其中的人卻很難察覺,因為「今天人類社會道德水準已經發生了變化,道德標準都扭曲了」[1],人們已經不知道怎樣去做好人了,已經不能衡量甚麼是真正的好和壞了。

而我非常幸運,在紛繁亂世中有大法指點迷津。李洪志師父告訴我們「真、善、忍這種特性是衡量宇宙中好與壞的標準。」[1]師父還告訴我們:「不管人類的道德標準怎麼變化,可是這個宇宙的特性卻不會變,他是衡量好、壞人的唯一標準。那麼作為一個修煉人就得按照宇宙這個特性去要求自己,不能按照常人的標準去要求自己。」[1]

我是一名年輕的班主任,經驗尚淺。剛接手班級,就有老教師提醒我:像你這樣文文弱弱的性格很難管好班級的,要嚴厲一點。於是,我借鑑他們的「嚴苛暴政」,希望能以此震懾不守紀律的學生。一開始,孩子們屈從於教師的權威,管理效果明顯。可是管得住表面管不了心,他們一有機會就鬧翻了天,情況比以前更糟糕。在此過程中,我自己也不好受,似乎每天要板著面孔過日子,孩子們也疏遠了我,師生關係也變的緊張了。

這可不是我想要的! 問題出在哪裏呢?我靜下心來學法並細細思考:《轉法輪》告訴我們要按照真、善、忍做好人,而我現在的做法符合真、善、忍嗎?答案是否定的,我的強制高壓壓抑了孩子的天性,迫使他們按照我的觀念行事,沒有體現善;孩子們違反紀律時我被氣得不行,不由分說立即一通嚴厲批評,沒做到忍。意識到錯了就改!師父讓我們凡事都先找自己的原因。於是,我儘量不再盯著孩子們的調皮、不守紀律等缺點看,而是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備課上,讓自己的課程內容更加生動有趣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對於犯錯的學生也不再是一味斥責,而是更加寬容地與他們講清道理,站在他們的角度真正地去關心他們,鼓勵他們改正。

我也經常在各種適當的場合將做人的道理結合在日常的教育中,告訴孩子們要做真誠、善良、忍讓的人。慢慢的,班上的氛圍變了,孩子們越來越乖了,對我也越來越親近了,有的孩子甚至在課堂上失口叫我「媽媽」。人心改變,行為自然就變。就這樣,拋棄了嚴厲的處罰,我贏得了孩子們的心,自然達到了好的教育效果。

有一次,一個孩子非常叛逆,不尊重父母,母親被氣得掉眼淚,最後把他拉到我面前。剛開始,這孩子對我也是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只用「嗯」「唔」來回應我,眼神中透著一份痞氣。我平和的問他:「還記得老師告訴大家要做個怎樣的人嗎?」當我說出「真誠」時,他突然抬頭定定的看著我,原本茫然的眼睛閃著亮光,露出一份渴望。我明白:這話觸到他的內心深處了,這是每個生命都該遵循的做人標準啊。我讓他接下去,他便怯怯的說出了「善良」和「忍讓」。我再柔聲問他:「那你覺的自己做到了嗎?」他立刻羞愧的低下了頭。後來,他真誠的向母親認錯、道歉。他的母親跟我說:「老師,這孩子這段時間都是脾氣暴躁,整天一副臭臉。今天你跟他談話後,我看他臉色竟然完全變了,變的平和了,沒有之前的痞子的感覺了。真是謝謝老師了!」這哪是我的功勞啊,這是真、善、忍的力量!

面對家長,我一樣用真、善、忍的標準要求自己。當我對於班級管理有新的想法時,我會先與家長交流,謙虛的徵詢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當發現孩子的狀態不好時,我會主動聯繫家長了解孩子在家裏的情況,並真誠的給出建議;當遇到很難溝通的家長時,我會告訴自己心平氣和才能解決問題,先找一找是不是自己的方式出現問題。因為師父教導我們要先人後己,做任何事情首先考慮對別人有沒有傷害。

有的家長送我禮物、購物券,甚至把我堵在校門口或公交站,硬要我收下,我全都婉拒了。因為修煉人無論在工作、生活中都得做一個好人,這是我應該做到的。我與家長的相處,沒有老師的架子,更像是朋友,他們稱讚我是一位真心對孩子的好老師。

我每天過得快樂而踏實,因為大法使我明瞭人生的真義和做人的標準,在真、善、忍標準的指導下不斷淨化心靈,提高生命的層次,指引著我生命回歸的道路。

註﹕
[1] 李洪志師父著作:《轉法輪》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