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遂忠諫奉主 和平息盜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九年七月十二日】龔遂是西漢宣帝時期的一名地方官員,官職不大,但人卻非常耿直,忠心侍主,是位諍諫之臣。他為官清廉,愛護百姓,曾不動一兵一卒,就平息了渤海地區的叛亂,深受皇帝賞識。

忠心諫主

通曉經術的龔遂在昌邑國做郎中令,事奉昌邑王劉賀。劉賀是個紈絝子弟,行為不端,龔遂很是著急。他譴責太傅和國相不能規勸劉賀走上正道,龔遂引經據典、痛陳得失,述其要害,常常說到傷心處,哭泣流淚。

龔遂在大事上從不含糊,也從不奉承劉賀,經常直面述說他的過錯,說得劉賀非常狼狽。一次,龔遂正說著,劉賀掩著耳朵跑掉了,說:「郎中令的話,真的羞愧人的話啊!」昌邑國上下都很敬畏龔遂。

可這個劉賀就是惡習難改,依舊吃喝玩樂,揮金如土。龔遂就雙膝跪地而行,進宮勸諫。淚流滿面的龔遂感動得周圍人直掉淚。劉賀還荒唐地問:「郎中令為何而哭?」

龔遂說:「國家危矣,我心傷悲!希望您能靜心聽聽臣的愚見。」劉賀只好喝退左右。龔遂問道:「大王您知不知道膠西王作惡滅亡的事呢?」劉賀茫然,說不知道。

龔遂說:「膠西王有一個非常會拍馬屁的臣子叫侯得,膠西王像夏桀商紂一樣的胡作非為,侯得卻把他比作堯舜,膠西王只喜歡聽好聽的話,越來越聽信侯得的妖言,最後身死國亡。大王您如今親近小人,是在步膠西王后塵啊。」

劉賀愣住了,龔遂藉機說:「您要不想亡國,就請允許我推薦一些精通儒學、品德高尚的士同大王一起生活。安坐時就讀《詩》、《書》,行立是就演習禮儀,這樣才能管理國家啊。」

劉賀於是勉強同意。龔遂就精心挑選學問好品行高的張安等十人侍奉劉賀。可是劉賀頑劣不化,沒幾天就把他們趕走了。

之後,王宮裏經常出現詭秘怪異的現象。劉賀時常能看到一些犬頸人身、熊和飛鳥等怪物異象,左右隨從卻看不到。一次劉賀的坐席上出現血污,劉賀有些發怵,問龔遂是甚麼原因。

龔遂說:「這是天帝的告誡,您讀過《詩經》,可是其中的禮儀規範您做到了嗎?身貴為王,您的言行卻比庶民百姓還污濁,這樣下去要招致災禍啊!血是陰災之像,不久國家將有大禍,您還不快反省自己啊?!」劉賀仍然姑妄聽之。

再諫廢帝

恰逢昭帝駕崩,大臣霍光和眾朝臣迎立劉賀為帝,劉賀就帶著他的那幫不學無術的隨從和手下進京即位。一路上,劉賀還強搶民女,到了京城附近,不下跪行國喪之禮儀。

進宮後,劉賀更是如魚得水,目無法度,驕橫自滿。龔遂心急如焚,對著長樂宮衛尉安樂說:「大王立為天子以來,日益驕奢淫逸,聽不進去勸了。如今還在先帝守喪期間,就同屬下飲酒作樂,趕著飄著九條彩帶大旗的車,到處亂跑,這上不符合天理國法,下辜負黎民百姓,和正道偏離太遠。」

「古時法制寬厚,大臣們如遇國君無道,可以避隱。如今不能辭官,我想裝瘋作傻,辭官避禍,又怕被朝臣知道,一朝身死,將為天下人恥笑。您過去是皇上的相國,應該趕緊直言勸諫啊。」

可惜,忠耿仁厚的龔遂最終沒能使劉賀心回意轉。劉賀只在位27天就被朝臣趕下了台,在這短短一個月期間,劉賀平均每天要犯將近40個不合法度的罪錯。

劉賀被廢後,從昌邑國來的那些群臣和隨從由於犯了縱容國王陷入無道的罪,統統被處死。唯獨龔遂和中尉王陽因多次勸諫劉賀,履行了自己的職責而免除死罪。

對策宣帝

劉賀被廢,宣帝即位。漢宣帝上台一段時間後,渤海郡及其相鄰地區鬧飢荒,於是盜賊四起,百姓不能安寧,有的飢民就想起來造反。當時的郡太守沒有能力制服他們。

宣帝想要選一個能夠平息事態的人去做渤海郡太守。丞相和御史大夫都向皇上極力舉薦龔遂,認為他有擔當,可以臨危受命。皇上就趕緊發布了任命書,讓龔遂去渤海郡做太守。

當時龔遂已年過古稀,七十多歲了,身材矮小。宣帝召見時看到龔遂的相貌,心中有些失望,感覺和重臣們推薦的那個龔遂相去甚遠。

宣帝問龔遂:「渤海郡一片荒亂、法紀廢弛、民不安定,您有甚麼良策治理那裏,能使我高枕無憂呢?」

龔遂不慌不忙地回答:「渤海郡地處偏遠,沒有沾沐聖上的恩惠教化,那裏的百姓為飢寒所迫,地方官不知體恤救濟,積怨已久,才導致陛下的子民偷盜聖朝的兵器,在池塘岸邊耍弄幾下,而不是他們存心叛亂啊!」

宣帝覺得龔遂說得很有道理,龍顏喜悅。龔遂接著反問皇上:「您打算讓我去剿滅他們,還是去安撫他們?」

皇上說:「朕選賢良能臣前去渤海,當然是想對他們進行安撫。」龔遂於是進一步說出他的施政方針:「我聽說治理失去秩序的百姓,如同理順亂繩一樣,欲速則不達,只能慢慢來,才會達到目的。我希望到任後,丞相和御史們對我的工作暫時不要按常規加以限制,允許我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酌情處置。」

和平息盜

宣帝答應了龔遂這一要求,並特賜他黃金,為他增派驛車。龔遂乘坐御賜車馬進入到渤海郡的地界,郡府的官吏們聽說新太守已到任,便派官兵列隊迎接,龔遂見狀,讓他們統統都回去,隨即發出公文,命令所屬各縣把專管追捕盜賊的官吏與崗位撤除。

龔遂還智慧地將良民與盜賊做了一個區分:那些手拿農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對他們問罪,而攜帶兵器的人,才算是盜賊。接著龔遂不帶任何隨從,獨自一人乘車來到郡府。龔遂的做法得到了人們的信任,很快郡中百姓就紛紛安定了下來,盜賊也停止了活動。

渤海郡中還有一些結夥搶劫的人,聽到龔遂的教令後,便自動解散,放下了手裏的兵器而拿起了農具。這樣龔遂不費一兵一卒,平息了盜搶叛亂,百姓開始安居樂業。

龔遂於是打開糧倉,把糧食借給貧民,還選任了一些清廉的官吏安撫百姓。龔遂發現渤海地區的人好奢侈之風,不重視農田耕種,只喜歡販賣商品。於是他以身作則厲行節約,勸導百姓務農勤耕,叫每人都種一棵榆樹、一百棵薤、五十棵蔥、一畦韭菜,每家養兩頭母豬、五隻雞,幫助他們建立務農基礎。

發現百姓中還有持刀帶劍的,龔遂就勸他們賣掉劍買耕牛、賣掉刀買牛犢,並幽默地說:「為甚麼把『牛和牛犢』配在身上?」逢春夏之季,龔遂就力勸百姓都要下地勞作,逢秋冬就督促他們收割。

龔遂還鼓勵人們多積蓄些果實、菱角等農副產品,由於龔遂的勤勉督耕,渤海郡內,家家有儲糧,吏民漸次殷實富足,社會上的訟訴和犯罪少多了。

惜才舉賢

幾年後,漢宣帝欲將龔遂召回京城,議曹(郡守的屬吏)王生要求同去。功曹(郡守的主要佐吏)認為王生貪杯沒有節制,不適合跟著去。龔遂卻不忍心拒絕,就同意讓王生跟著自己去京城。

到了京城後,王生每天喝得昏天黑地的,也不去看龔遂。一天,龔遂被皇上召見入宮,路上正趕上王生酩酊大醉,王生醉醺醺地在後面大聲將龔遂喊住,龔遂回頭問有甚麼事,王生說:「假如皇上要問您怎樣治理渤海的,您就說『不是我有甚麼能耐,而是全憑皇上的威德』。」龔遂明白,王生是提醒他不能居功自傲。

見了皇上後,皇上果然問龔遂治理渤海的情況,龔遂就按王生的話回了陛下。皇上非常欣賞龔遂的謙卑禮讓,就問:「您這樣忠厚謙遜,是如何做到的呢?」

龔遂就趁著機會,奏請皇上說:「臣不賢,這都是我的議曹王生告誡我的啊。」

皇上更加佩服龔遂的大度與雅量,不攬屬下之功,惜才舉賢。因龔遂年事已高,皇上珍惜他的身體,就讓他負責上林苑宮廷陳設,留在天子身邊,管理宗廟祭祀事宜,官拜水衡都尉,命王生任水衡丞,以示對二人的褒獎與提攜。

參考:
《漢書﹒循吏傳﹒龔遂》
《漢書﹒昌邑王傳》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