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舌 要捨
在二零二三年初,母親經歷了一場刻骨銘心的病業關,因為身體虛弱、頭暈目眩,難於站立行走,於是就在我家住了一兩個月,由我來照顧,和她一起學法修煉。
就在母親可以慢慢行動之後,有一天,她突然要求回家,可當時她的身體仍很虛弱。因為她十分堅持,我只好陪她回家。後來,才知道母親住在我家期間,婆婆對她講話總是尖酸刻薄、頤指氣使。
因為這件事,又燃起我對婆婆的怨恨心,開始不主動跟她講話;她跟我說話,我也只是敷衍回答。然後,漸漸的覺的她的一舉一動都讓我反感。想到了婚前沒給聘金,想到了以前她總喜歡順手牽羊,常常到餐館吃飯就偷拿餐廳的湯匙、到俱樂部拿毛巾回家、吃飽了還從餐廳帶走食物或是裝飲品帶走,所以,和她一起到「吃到飽」餐廳,我就會刻意少吃或是不喝飲料,感覺這樣老闆就不會虧太多。還有,到超市買蔬果,我會從上面直接拿,不會刻意挑選特別大或是特別好看的,所以常常被她當場罵我笨。
當時,我還沒有修煉,但對這種貪小便宜的行為很看不起,漸漸的也不願意和她一起出門或出國,覺的若她的行徑被發現,是件多麼丟人的事。偶爾,我也會鼓起勇氣說她:拿人家的東西是不好的。但她仍然我行我素。於是,我會偷偷趁她不注意時,將她拿的東西丟掉。她發現後很不高興。我請丈夫跟婆婆說:不要做這些事,沒想到當時還沒修煉的丈夫竟然說:「只要她高興就好!」
後來,丈夫參加了師父的九天傳法班,念了《轉法輪》,知道拿人東西不好,當婆婆拿人東西或貪小便宜時,丈夫就會指責她。
那陣子,學法煉功時,這些「十年穀子八年糠」的東西都一一翻出來,且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嚴重影響到我的修煉狀態。
師父說:「有的人也不知道他練的甚麼功,一邊練著,悠盪著,嘴裏還講:啊!我那個兒媳婦就是對我沒孝心;我那個老婆婆,她怎麼那麼壞!有的人還從單位叨到國家大事,沒有他叨不到的,不符合他個人觀念的還氣的不行。」(《轉法輪》)
一天晚上下班回家,晚飯時,心裏剛罵完街,突然咬到舌頭,痛苦不堪,隨即感到舌頭上的血不停流淌,很痛苦,但是我表面裝的若無其事,繼續吃飯。心想:沒事。馬上跟師父說對不起,弟子錯了。
後來悟到:咬舌就是要捨,要捨盡人世間的執著,尤其是對婆婆的怨恨,追根究底就是妒嫉心,為甚麼她對我媽這麼尖酸?她和我們住了二十四年,就不能讓我媽來住兩個月?她為甚麼就非得要一直跟我們住一起,不跟她另外兩個兒子(丈夫的哥哥)住一起?他們分到的財產比我們可多的多,等等這些骯髒的執著心,我都要去掉,否則這和附體、練邪法以及惡者無異。
三點加一勾:忍
第二件事發生在上個月。下班回到家,打開冰箱,裏面一團亂,裝水果蔬菜的廢塑膠袋都丟裏面;水槽有一堆未洗的碗盤;走到浴室一看,小狗的尿還在地上,已發臭!於是,氣就不打一處來,心裏頭開始罵街。這時,一個在客廳裏悠閒的看著電視;另一個在書房躺著滑手機,當下真是氣的不行,完全沒想到自己是個修煉人。
一直想在衣櫃裏安上個掛鉤,但是換了四個無痕掛鉤都在隔天就掉下來。於是,買了一個台灣制高價的無痕掛鉤,想這次一定不會再掉下來了。但事與願違,第五個掛鉤還是掉了。心裏罵街的同一天,我就拿三秒膠滴在掉下來的無痕掛鉤後面,快速粘到櫃面,一邊按壓,心裏頭還數了五下。然後,驚覺右手的小指和無名指被三秒膠粘在一起,因為三秒膠順著勾勾流到手指。於是,趕快用水沖手,終於兩指分開,但是表面卻沾滿了膠。心想:沒事。馬上跟師父說對不起,弟子又錯了。很懊喪的對師父說:弟子真的很想過這一關,但是幾年了卻一直過不了。小指和無名指的三秒膠變的很堅硬、凹凹凸凸的。我沒有在意,把它當作一次教訓,提醒自己一定要過這一關。隔天下午洗手時,卻驚覺三秒膠痕跡完全消失了。話說咬舌那次,隔天早上起來照鏡子,也沒找到任何傷口,太神奇了!弟子感謝師父的慈悲。
師父到底要弟子悟甚麼呢?勾勾加三點 (三秒就像三點),三點加一勾。《劉伯溫碑記》在結尾時以拆字方式,告訴人們三個字:「七人一路走,引誘進了口,三點加一勾,八王二十口,人人喜笑,個個平安。」就是忍,就是我沒做到忍,我要忍。
師父幫我拿掉壞的物質
當下決心要過這一關,並認真在學法上用心:一,每晚都補上每天在辦公室未完成的《轉法輪》一講部份;二,克服安逸心,走出家,到當地學法點學法,慈悲的師父便幫我拿掉這些敗物。
現在我看婆婆會生起了憐憫心,覺的她很可憐,做家事也任勞任怨,不再心裏頭罵街。一有不好的念頭出現,就馬上說:「我不承認你,你是舊勢力的安排,我只走師父要我走的路。」對於先生,也能像對待一般眾生一樣,不抱怨、不生氣。
一晚,在學《轉法輪》,丈夫過來要和我聊天,以前我會很不耐煩的支開他,因為他談的都是他公司裏的恩怨情仇。這次,我沒支開他,而是請他幫我查:合谷穴、膻中穴以及玉枕穴的位置在哪?他在網路上找到後,還跟我解釋關於這些穴道的功能,以前我會很不耐煩的說:「叫你查在哪?跟我扯這麼多幹嘛?」這次,我欣然接受,沒有嘮叨,心裏頭還樂了。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24/2/16/215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