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浩然之氣 至大至剛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二年十月三日】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人,著有《孟子》一書。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孔孟之道」。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其為氣也,配義與道」,這是一種充滿正義、充滿仁義道德的正氣、骨氣。這種氣,陽剛而氣壯山河,氣貫長虹,氣衝霄漢,「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一生倡導仁政,在與諸侯王公交往中不卑不亢,這源於他擁有充塞天地的浩然正氣。他對真理的追求和做人深深影響著後人。

孟子的天命觀思想認為天是最高的有意志的,人世間的朝代更替、君王易位,以及興衰存亡、富貴窮達,均是由天命所定。人對於天必須百依百順,要懂得「盡心」、「知天」和「事天」,「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天意是不可抗拒的。孟子重視道德修養,認為道德是天賦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本性,如果人人能夠保持善性並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那麼「人皆可為堯舜」。孟子和孔子一樣都是周遊列國而弘道。孟子到齊、魏、滕、薛、宋、鄒、梁等國,所述乃唐堯、虞舜以及夏、商、週三代之德及王道,受到魏惠王等的禮遇,被齊宣王拜為上卿,使其行仁政,民心歸附,多次避免了戰爭的發生。

當時孟子聲望頗高,據傳,孟子一次從齊國到魏國,途經幹城被大雨所阻,一時間人們奔走相告,孟子住處門庭若市,登門求教者絡繹不絕。孟子見此地人如此好施樂道,決定留下講學數日。幹城人也以此為榮,後來就在孟子講學的地方建「先師廟」,也稱「孟軻廟」。孟子不僅授徒講學,培養出了樂正子、公孫醜、萬章等優秀的學生,還與學生們一起著書立說。孟子認為君子必須只追求符合道義的東西,勸化君臣、百姓樹立道義至上、重義輕利的思想觀念,使德入人心。以下為他堅定不移勸善的幾個故事。

以義治國,何必言利

孟子來到梁國,梁惠王說:「先生不遠千里而來,一定是有甚麼對我的國家有利的高見吧?」孟子回答說:「大王!何必說利呢?只要說仁義就行了。大王說『怎樣使我的國家有利?』大夫說『怎樣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說 『怎樣使我自己有利?』結果是上上下下互相爭奪利益,國家就危險了啊!在一個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國家裏,殺害他國君的人,往往是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大夫;在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裏,殺害他國君的人,往往是擁有一百輛兵車的大夫。這些大夫在一萬輛兵車的國家中就擁有一千輛,在一千輛兵車的國家中就擁有一百輛,他們的擁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義放在後而把利擺在前,他們不奪得國君的地位是永遠不會滿足的。反過來說,從來沒有講『仁』的人卻拋棄父母的,從來也沒有講『義』的人卻不顧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說仁義就行了,何必說利呢?」西漢司馬遷說自己每次讀孟子見梁惠王,常常感歎不已:利實在是天下大亂的原因啊!

好善足以治天下

魯國打算讓樂正子治理國政,孟子聽說這一消息很高興,他的學生公孫醜問:「樂正子很有經驗嗎?」孟子說:「不。」公孫醜問:「那您為甚麼高興呢?」孟子說:「他為人喜歡聽取善言且做事盡職盡責。」公孫醜問:「這些就夠了嗎?」孟子說:「憑這些可以治理天下,更何況魯國呢?如果喜歡聽取善言,就願意與善人結交,小人就沒有市場;如果不喜歡聽取善言,那真正的有識之士就會被拒之於千里之外,而那些進讒言的阿諛奉承之徒就會來到,他身邊要都是這些小人,要想治理好國家,怎麼可能呢?為官就要敢於維護正義和公道。不能盡職,不能盡責,當甚麼官呢?」闡述了君子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正氣,識大體、明大義,以從善揚善為己任。

王庶幾改之!予日望之!

孟子兩次來到齊國勸齊王行仁政而不被採納。當孟子第二次離開齊國時,齊國的尹士對孟子的學生高子說:「不知道齊王不能成為商湯、周武王那樣的君主,那就是不明智;知道齊王不可能,然而還是到齊國來,那就是為著期求好處。不遠千里地來見齊王,不相投合而離開,在晝邑住了三夜才走,為甚麼這樣滯留遲緩呢?我對孟子這一點很不高興。」高子把這番話告訴了孟子。

孟子說:「尹士哪裏會知道我的想法呢?千里迢迢地來向齊王闡述王道,這是我自己願意的;勸諫沒有成功而離開,難道也是我願意的嗎?我是不得已罷了。我住了三夜才離開晝邑,在我心裏還是覺得太快了,心想齊王或許會改變態度的,如果他召我回去,我一定要利用好這個機會。等到離開了晝邑,齊王沒有派人追我回去,我這才毅然下定決心走。我雖然這麼做了,難道肯捨棄齊王嗎?齊王還是完全可以行善政的。齊王如果行善政,那豈只是齊國的百姓得到安寧,天下的百姓都能得到安寧。齊王或許會改變態度的!我天天期望著他能改變!我難道像那種氣度狹小的人嗎?向君主進諫不被接受,就怒氣沖沖,臉上顯露出不滿的表情,離開時就非得拼盡一天的氣力趕路,然後才歇宿嗎?」尹士聽了這話,說:「我真是個小人啊。」

以德服人,心悅誠服

孟子聽說齊宣王想用武力征服天下,第三次趕到了齊國,齊宣王問他說:「同鄰國交往有甚麼原則嗎?」孟子答道:「有。只有仁人能以大國的地位侍奉小國,所以商湯曾侍奉葛國,文王曾侍奉昆夷。只有聰明的人能以小國的地位侍奉大國,所以周太王曾侍奉獯鬻,勾踐曾侍奉吳國。能以大國地位侍奉小國的,是樂於聽從天命的人;能以小國地位侍奉大國的,是畏懼天命的人。樂於聽從天命的能安定天下,畏懼天命的能保住他的國家。《詩經》上說:『畏懼上天的威嚴,才能得到安定。』」齊宣王說:「講的太好了!不過我有個毛病,我喜歡勇武。」

孟子說:「大王,請不要喜歡小勇。按著劍、瞪著眼說:『他哪敢抵擋我!』這只是個人的小勇罷了。甚麼是真正的勇武?《詩經》上說:『文王勃然發怒,整軍備武保護莒國,增我周朝的威福,以此報答天下的期望。』這就是文王的勇武。文王一怒而安定了天下的百姓。《尚書》上說:『上天降生萬民,為他們設君主、立師長,要他們協助上天愛護百姓,嚴守道德規範,天下誰敢超越它的本份?』有一個人橫行天下,武王就感覺到恥辱。這就是武王的勇武。而武王也是一怒就安定了天下的百姓。如果現在大王也一怒就安定天下的百姓,那麼百姓還唯恐大王不喜歡勇武呢!」

孟子接著說:「大王如果對內施行仁政,減輕賦稅,讓百姓在耕種之餘學習忠孝、仁義、禮儀、守信的道理,必會使近處的人們安居樂業,而遠方的人也會前來歸附。如果哪個諸侯失道,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大王前去討伐他們,誰能跟大王對抗呢?百姓簞食壺漿來迎接您,難道有別的要求嗎?只是想避開水深火熱的環境啊。如果水更深,火更熱,百姓也就只有轉望別人去解救他們了。愛撫百姓而統一天下,就沒有誰能阻擋的住他。」齊宣王點頭稱是。孟子因勢利導,從天理、民心的角度向齊宣王闡述王道,最終使其放棄了戰爭,實施仁政,齊國得到了大治,百姓們都非常感謝孟子的恩德。

仁者無敵於天下

孟子說:「唯有仁人才能夠無敵於天下,唯有仁政才能使國泰民安。如果在上的不依照義理度量事物,在下的不用法度約束自己,朝廷不信仰道義,官吏不遵守法度,君子觸犯理義,小人觸犯刑律,國家還能生存的,只是由於僥倖罷了。所以說,城牆不夠厚,軍隊不夠多,不是國家的災難;土地沒有擴大,財富沒有積聚,不是國家的禍害。不尊崇道德,才是國家的禍患。因此,進諫君王修德行仁,這才是恭敬;向君王陳述正理,使其消除邪念,這才是尊重;阿諛逢迎,這叫坑害君王。自身端正,天下的人就會來歸附他。《詩經》上說:『永遠配合天命,將擁有眾多的幸福』。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裏,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富貴不能迷亂他的思想,貧賤不能改變他的操守,威武不能使其意志屈服,此為仁人之所為。」
            
孟子生活的戰國中期禮崩樂壞,社會動盪不安。然而他義無反顧地堅持弘揚道義,認為人們的差別不在於富貴貧賤,而在於能否保持高尚的道德,能否做到「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認為君子應啟迪人們心中的善念而使其歸於天理正道,這也正是勸善的真正意義和價值所在。

在物慾橫流、道德水準下滑的今天,法輪大法洪傳世間,給人們帶來美好和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們修煉大法、證實大法,告訴人們按照宇宙特性「真善忍」的理念去做,人們一定要珍惜這善緣啊。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